作者:李晨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8 15:09:58
选择字号:
129个蔬菜新品种首次亮相酒泉戈壁滩

 

7月4日至5日,由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主办的“蔬菜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酒泉戈壁设施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观摩暨番茄产业推进研讨会”在甘肃省酒泉市成功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酒泉市肃州区人民政府和金塔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会上集中展示了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在戈壁农业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来自该体系的8大类共129个蔬菜新品种首次在严酷的戈壁滩上集中亮相,为选育适应酒泉地区干旱少雨、强光长日照等独特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提供了丰富资源和重要依据。

观摩现场重点推介了多项前沿技术与实用模式,包括沙培无隔离局部改良种植、基质减量化栽培、日光温室东西垄向栽培、水带栽培槽基质栽培、戈壁蔬菜“三明治”健身栽培等新型设施蔬菜栽培技术模式,有效破解了戈壁沙漠地区种植难题。

其中,戈壁日光温室尾菜原位还田技术展示了资源循环利用的创新路径。在设施升级上,可抵御-20℃严寒的“双膜双被双腔”日光温室以及能灵活调节采光的“可变倾角日光温室”等新型结构,显著提升了戈壁环境下的周年生产能力。此外,巡检机器人、全自动植保喷雾机、采摘小火车、环境智能调控等小型智能农机装备的展示,标志着戈壁设施农业正朝着省力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所长、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友军表示,这些成果为酒泉市乃至整个西北干旱戈壁地区发展可持续蔬菜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实践样板。在今后工作中,产业体系要聚焦产业痛点难点,进一步深化协同攻关;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转化应用;加强宣传,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自2006年起,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和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的指导下,酒泉市率先在戈壁荒滩拓展非耕地设施农业。如今,酒泉戈壁设施农业面积已达22.5万亩,建成万亩园区9个、千亩园区22个。这一成功模式,使其成为全国戈壁生态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样板,并已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目前,甘肃省河西五市发展戈壁设施农业面积达到45万亩。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桃多组学数据库PeachMD发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