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才妃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7/1 10:31:25
选择字号:
创新、协作、卓越、奉献,首医大校长寄语毕业生

 

日前,首都医科大学举行了2025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吉训明在毕业典礼致辞中,以“创新”“协作”“卓越”“奉献”四个关键词寄语4199名毕业生。以下是他发言的部分节选: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吉训明在毕业典礼上致辞。首都医科大学供图

  ?

几年前,同学们怀揣医学梦想走进首医,在这里领会医学真谛、精进医学技能,体悟医学初心。特别记得,你们在建党百年庆祝活动中汲取信仰力量,在冬奥保障的寒夜里淬炼责任担当,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披上“大白”战袍冲锋陷阵!作为培养你们的母校,作为见证你们成长的师长,我们心中涌动着无比的骄傲——这是你们用青春热血书写的责任担当,是你们以医者仁心践行的铮铮誓言,更是我们首医人面对时代大考交出的最硬核、最值得自豪的答卷!

在你们即将展翅高飞、书写人生新篇章的时刻,我想向你们分享四个关键词,作为临别嘱托。

一是“创新”,做医学新知的探索者。

中国第一个泌尿外科、第一例肾移植手术、第一个确立“肾上腺髓质增生”疾病……都和首医第一任校长吴阶平院士有关。他率先提出“肾结核对侧肾积水”新概念、提出和确立“肾上腺髓质增生”的疾病诊断,拯救了众多患者;他创建的回盲膀胱术,领先欧美三十年……吴老校长的探索精神,为首医奠定了创新的基因。当前,科技强国战略,成为时代的主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给医学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希望同学们把握时代脉搏、勇于探索、善于挑战,突破传统思维的禁锢,通过创新诊疗方法和理念,为患者带来更多希望。

二是“协作”,做团结协同的聚力者。

无论临床工作还是科学研究,医学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医学发展需要多维度的协同:基础与临床的协同,研究与转化的协同,救治与康复协同,医者与患者的协同,医学与人文的协同……希望同学们增强融合协同意识,像在球场上为队友“传球”那样,通过成全别人来成就自己,让团队因团结协作而强大。在学习和工作中,团队利益至上,既能发挥自己的长处,也能发挥好别人的优势;以社会需求为己任,扮演好不同的角色。请牢记,团结协作才是通往事业成功的必经之路。

三是“卓越”,做超越自我的领航者。

从服务于首都建设需要,到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医科大学,再到向世界一流迈进;建校65年来,首医建设发展成就的取得,靠的就是不断积极进取、不断追求卓越。找准自己的战场,在各自独特的生命轨迹上绽放光彩。无论是扎根基层,做百姓健康的“守门人”;还是勇闯科研无人区,成为尖端领域的“开拓者”;抑或坚守危急重症前线,成为生命防线的“生力军”,希望同学们始终以最高的标准雕刻自我:愿你们以“干细胞”般的可塑性持续成长,用“纳米机器人”般的精准追求极致,在医学高峰上刻下属于你们的海拔高度。

四是“奉献”,要做心怀家国的守护者。

当你们选择医学,就选择了一条将个人追求融入人类健康长河的道路!它可能是在偏远乡村,做默默守护的生命灯塔;也可能是在实验室里,为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夜以继日。首医一代代教师耕耘讲坛;23家临床医学院的5万余名医护人员救死扶伤;张金哲院士、胡亚美院士等老师将遗体捐献给学校用于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人民医护工作者”路生梅校友信守“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的承诺……都彰显了他们的医者仁心和无私奉献。希望同学们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为保障人民健康、推动医学进步奉献全部力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果树还能变石头 两道同心圆环揭示恒星“双重引爆”证据
有证据证明成年人类也会萌发新脑细胞 桃多组学数据库PeachMD发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