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6/12 13:26:09
选择字号:
第八届中国与发展国际学术年会举办

 

6月7~8日,第八届中国与发展国际学术年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本届年会主题为“未来四年的全球性挑战”,旨在汇聚全球经济学家的智慧,深入探讨未来中国乃至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为更高水平的改革和开放提供理性政策建议,携手推动中国与全球经济行稳致远。

开幕式现场合影。图片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提供

  ?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陈方若在致辞中指出,传统案例教学需要更多服务于课堂讨论,而“行业研究”则要求教师深入产业一线,将学术理论与企业实践动态结合。“行业研究”已在学院多个学科落地,未来希望通过更多跨院校经验分享,推动商科教育更贴近现实需求。

随后的主旨报告环节,波士顿大学教授大卫·拉加科斯(David Lagakos)介绍了团队最新的研究进展。拉加科斯团队基于全球133个城市(涵盖26个发展中国家)的微观通勤数据,记录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在城市内收入空间分布上的显著差异。在发达国家的城市中,河流、山麓等自然景观区域往往是高收入群体的聚居地;但在发展中国家,这些区域却聚集着低收入群体,反映出“富人追逐景观,穷人被迫近业”的生存逻辑。基于此 团队构建了包含非齐次偏好、通勤成本、就业集中度的量化空间模型,发现这三个关键机制解释了上述差异。拉加科斯指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需警惕“空间置换效应”,即改善郊区交通可能导致富人向郊区迁移,推高房价并挤压低收入群体生存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守英带来了题为《经济发展阶段转换与以地谋发展模式转轨》的主题演讲。他系统梳理了1998年以来中国土地发展模式的四个阶段,剖析其内在机制与转型困境。他表示,2022年至今,中国土地发展模式进入了模式衰竭与修复期,传统模式难以为继,土地出让收入连续4年负增长,房地产企业债务违约频发。政策转向优化集中供地、放松房地产限制,但市场信心尚未恢复,经济面临“休克式转型”挑战。刘守英认为,中国土地发展模式在推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积累了结构性矛盾。当前关键是避免“休克式转轨”,通过渐进式改革实现平稳过渡。

闭幕式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德克·克吕格(Dirk Krueger)介绍了团队在教育与代际经济差异相关性的研究。克吕格团队从教育机会的差异与代际收入弹性密切相关的现实出发开展研究,发现单纯免费大学无法解决贫困子女 “技能不足” 的问题,而改善中小学教育可提升其人力资本基础,两者结合能最大化动态福利收益。此外,免费大学政策短期效果显著,但长期效果受限于 “技能鸿沟”;中小学投资需时间积累,但具有 “代际复利” 效应。研究为基础教育优化和高等教育政策调整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在圆桌论坛环节,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克吕格、拉加科斯和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徐玏围绕全球化和AI 技术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以及中国经济研究的未来展开了讨论。

在年会两日的六个平行分会场中,来自世界各地的85位专家学者分享了自己最新研究成果并与与会者展开讨论。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双黑洞背后竟藏神秘“第三者” 纳米级“清道夫”专治眼睛里的隐形炸弹
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首栋建筑提前完工 寻找外星生命的希望正迅速破灭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