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兆昱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5/28 16:22:45
选择字号:
科学家揭示细胞应对急性炎症反应的精妙策略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陈玲玲研究团队揭示了灵长类特有的细胞核应激小体(nuclear stress bodies, nSBs)的运作奥秘,为理解生命如何应对外界刺激、调节过度炎症反应打开新思路,也为脓毒血症诊疗提供了全新视角。5月27日,相关成果发表于《细胞》。

nSBs的从头组装参与调控急性炎症反应

  ?

如果说人体内的细胞是一个精密运转的工厂,细胞核就是拥有中央控制系统的核心车间,其内有多个无膜分隔的工作站,即细胞核亚结构。这些细胞核亚结构就像工厂里的一个个作业小组,无需物理隔断却能各司其职。

当细胞遭遇高热等“生存危机”时,细胞核内会迅速组建“应急工作站”—— 核应激小体(nSBs)。在此过程中,转录因子HSF1蛋白质快速定位到异染色质区域,指挥生产出高度重复的SatIIIRNA。这些RNA分子如同应急工作站的钢架结构,吸引包括HSF1和转录调控因子BRD4等众多蛋白质“工程师”前来组装,最终建成有序结构的nSBs。

“应急工作站”建立后,使得一些重要基因(如NFIL3)与它的空间距离变近,在HSF1和BRD4的协同工作下,NFIL3等基因的转录增强,从而产生更多NFIL3蛋白质。而NFIL3蛋白质是转录抑制因子,相当于炎症反应的“刹车片”,能有效抑制炎症因子的过度产生。

研究团队在对巨噬细胞进行体外实验时发现,当遭遇高热与细菌感染刺激时,成功组建nSBs的巨噬细胞能显著提升NFIL3蛋白质产量,使炎症因子可控表达,而人为破坏“应急指挥部”则会导致炎症因子表达失控,产生过度保护性反应。

脓毒血症是感染引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病死率高。研究团队在临床样本中发现,脓毒血症患者体内有nSBs激活,且NFIL3基因与SatIIIRNA表达量和nSBs活跃度呈正相关。此外,SatIIIRNA表达高的患者生存率更高,提示SatIIIRNA可能作为脓毒血症精准治疗分型标志物,为此类炎症疾病治疗带来潜在靶点。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5.05.003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与仙女座星系碰撞,人类能逃过吗 我国科学家破解“背包问题”复杂度之谜
科学家首次测量液态碳微观结构 中国科学家发现罕见掩食脉冲星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