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惠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5/23 11:55:46
选择字号:
“万江新能·2025第十五届全国地热大会”在京开幕

 

5月22日,“万江新能·2025第十五届全国地热大会”在京开幕,大会同期召开2025全国地热能与地源热泵展。大会以“地热+新质生产力助力碳达峰与碳中和”为主题,旨在全面展示我国地热能产业发展和行业应用的最新成果,深入分析地热能“十五五”及未来攻关方向研究,加快推动地热产业有规模有效益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本届大会由万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独家总冠名,《中国地热》杂志、地热加全媒体、北京快能在线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桂小阳表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地热能浅层供暖制冷规模稳步扩大,水热型供暖规模有序增长,地热发电技术持续创新,地热能在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南方地区温暖过冬、清洁度夏,以及现代农业工业减碳等方面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表示,我们国家地热资源丰富,资源量占全球地热资源的1/6,地热直接利用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地热能在居民住宅、公共建筑以及工业、交通、农业等多个领域均展现出巨大潜力。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的发展,地热供暖成本将逐步降低,地热能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面向未来,我们需要不断创新地热能的勘探和开发利用技术,进一步提升地热能的利用效率与经济价值,使这一清洁能源更有效的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10年前,我们出版了《地热学及其应用》,也就是说理论是基础,应用是目的。地热学来说,它有一部分是地球物理,还有一部分是属于地质学范畴,特别是跟火山学有关系。假如说没有应用的目的,我们的理论发展不起来,但光发展理论,那是空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热产业工作委名誉理事长汪集暘表示,地热能开发理论是基础,应用是目的。

中国技术监督情报协会副会长李功成表示,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从热泵推广应用、产业提质升级、完善支撑保障等方面做出了系统部署,为热泵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住建部推出了城市更新的文件,提出建设好房子,未来城市更新,建筑设计等应在地热能可再生能源创新支撑下满足生态绿色低碳和居住舒适的使用要求。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受大会邀请,汪集暘为三全食品创始人、万江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泽民颁发“中国地热行业发展积极推动者”荣誉奖牌,以表彰其为推动地热行业发展作出的积极努力和贡献。几十年前,陈泽民发明了中国第一颗速冻汤圆,开创了我国上千亿的新兴速冻食品产业。73岁,他开始第二次创业,进入地热清洁能源赛道。2016年5月,在郑州三全产业园内,陈泽民打下了一口深4231米的地热科探井,为掌握中原地区地质状况和地热资源积累一手资料。2016年11月,他投资的中国第二座地热发电站在云南德宏州瑞丽市正式开工,成为中国地热发电产业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创新是万江新能的基因,更是驱动地热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我们深知只有不断突破技术的壁垒,才能在地热领域站稳脚跟,引领行业的发展。陈泽民表示,万江新能自2008年创立以来,始终专注地热能综合开发利用的领域,秉持清洁地热服务社会的初心使命,在这条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道路上笃定前行。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家发现罕见掩食脉冲星 企鹅粪便是南极气候“隐形调节器”
全球变暖少于1.5°C,海平面也会上升 地球冰箱爆表!专家:警惕成发展最短板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