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64.5米刷新纪录!国内水上最高输电铁塔投产送电 |
|
5月21日,国家“十四五”电力规划重点项目——500千伏狮南甲乙线改造工程正式投产送电。记者了解到,该工程不仅破解了广东东西部电力互济瓶颈,更以264.5米高的水上输电铁塔刷新国内纪录。
高空作业人员正在进行狮子洋大跨越塔的附件安装施工。吴彦伟 摄
?
该项历时160余天的超级工程,以“国产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核心突破,将粤港澳大湾区三大核心输电通道之一的输送容量提升40%,单回线路最大载流量达4000安培,相当于为湾区新增一条“电力高速公路”。
作为国家“西电东送”战略关键工程,500千伏狮南甲乙线(前身:500千伏沙江线)已安全运行38年。面对设施老化、抗风标准升级及用电需求激增,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启动了该工程。然而,该工程所在的狮子洋水域是日均船舶流量超4000艘次的“黄金水道”,台风频发区、航运密集带、生态敏感区交织出复杂的环境,对技术挑战大。
从广州到东莞,布满狮子洋水道的17艘架线施工船正严阵以待。刘继平 摄
?
据介绍,在浪涌湍急的狮子洋水域,建设团队创新应用我国南方地区最高的新型双臂弯落地“抱杆”技术,实现占地缩小20%、臂展延长25%、载重提升45%,配合17级抗风设计,让264.5米高塔以“每4天长高20米”的速率拔节生长。该技术不仅确保了水上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还大幅减轻了施工人员的体力负担和时间成本,为国内跨海输电工程树立了新的技术标杆。
在施工阶段,项目管理单位搭建高空和地面不同纬度的16组高清摄像头、精准投入传统经纬仪和无人机、RTK技术等高科技装备相结合,投入150组传感器构建“数字孪生塔”,实时监测应力、位移等数据;AI算法实现抱杆底座毫秒级自适应调平;无人机搭载三维激光点云设计,使高空设备隐患识别准确率达99.2%。
钢平台上作业人员正在为防振鞭安装做地面准备。刘继平 摄
?
在验收阶段,设备运维单位构建了“全向环境感知+自主飞行”的输电线路全景数字化验收模式,综合运用高精度智能跟随无人机、新一代激光雷达采集系统等最新技术,首次完成了从杆塔建模、导地线仿线、杆塔精细化的全覆盖式无人机验收,实现了设备高质量、高精度检查,不仅弥补了海上高塔人工验收的盲区,更大幅降低了人工登塔、走线高空风险,使得设备验收效率提升4倍以上。
“这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里程碑式突破。”广州供电局负责人表示。随着夏季用电高峰临近,该工程的投运将提升大湾区南部通道输电能力至350万千瓦,满足超200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作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拼图,工程使西电东送通道事故支援响应提速30%,可支撑南沙自贸试验区、深中通道、狮子洋通道等重大项目,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电力服务。
狮子洋大跨越段架线施工中,作业人员正在空中吊笼压接导线。广州供电 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