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5/22 19:16:24
选择字号:
《国家工程师》纪录片将于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开播

 

5月22日,记者从2025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新闻发布会获悉,在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策划、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科教频道(CCTV-10)推出6集大型纪录片《国家工程师》。

2024年1月19日,首届“国家工程师奖”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81名个人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50个团队获评“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他们以爱国奋斗为底色,在重大工程建设、核心科技攻关、装备制造等领域突破创新,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中国工程技术领域的壮丽篇章。

纪录片《国家工程师》共6集,每集30分钟,全面展现了新时代工程师群体精神风貌与卓越成就。纪录片分别聚焦水电、矿业、装备制造、桥梁、环境、建筑六大工程领域国家卓越工程师群体,以工程师们在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装备制造、关键核心技术、重大发明创造等方面的创新成就为脉络,通过纪实拍摄和历史成就的有机穿插,全面而生动地塑造了中国优秀工程师群像。在“复兴号高速列车”领域,观众将看到中国中车集团原总工程师王军与高铁研发历程的故事,见证中国高铁从追赶到领跑世界的蜕变。在讲述“白鹤滩水电站”设计者张春生、“海底钻机之父”万步炎等人物故事时,影片不仅解析了超深地下工程、深海探矿等尖端技术,更深入挖掘工程师“爱党报国、精益求精、团结协作”的精神内核。

纪录片另一大亮点是将工程领域艰深专业的知识以通俗生动的方式呈现,片中穿插大量科学知识讲解与人物采访,从“如何守护江河”到“怎样在海底探索”,让观众更真切地理解工程师们成就背后的智慧、热爱、专注,从技术突破到信仰坚守,多维度回答“国家为何颁发卓越工程师奖”这一时代命题。

从白鹤滩水电站的巍峨坝体到港珠澳大桥的蜿蜒长龙,从深海钻机的破浪探秘到高铁网络的纵横驰骋,每一帧画面背后,都是工程师群体“爱党报国、自立自强”的信仰烙印。纪录片通过真实朴素的镜头语言,让观众触摸到科技的温度——它不仅是冰冷的公式与钢铁,更是无数个深夜灯火下的执着、团队协作中的默契、失败重来时的坚韧。

纪录片中,工程师们用脚步丈量大地,在云端架桥、海底求索,让钢铁巨龙飞驰,以创新辉映人间烟火,他们不仅是技术的突破者,更是精神的传承者。从“严谨笃实”的治学态度到“自立自强”的民族担当,通过知识的力量、故事的力量、情感的力量,刻画出中国工程师群体的鲜活画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全球变暖少于1.5°C,海平面也会上升 地球冰箱爆表!专家:警惕成发展最短板
香港新一代集装箱环保运输船试航成功 天眼火眼合璧,破解星团之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