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5/22 15:04:29
选择字号:
复旦发布首个“气候变化-大气环境-健康”全因图谱中国报告

 

5月20日,在复旦大学主办的第二届复旦-新加坡国立大学-高丽大学S3可持续论坛上,复旦大学灾害风险综合研究(IRDR)极端天气气候与健康风险互联和治理国际卓越中心发布《气候变化-大气环境-健康全因图谱中国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基于覆盖全国20省153家医院2013~2020年住院资料登记数据库,评估了主要空气污染物及环境温度对居民全病因谱疾病住院风险的影响。

复旦大学IRDR国际卓越中心副主任、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阚海东介绍,《报告》研究评估了6种主要空气污染物(PM2.5、PM10、NO2、SO2、CO和O3)的短期暴露对人群常见疾病谱的影响。除O3外的5种污染物的浓度升高与住院率的上升呈现显著相关,其中NO2污染的健康影响最为显著且稳健,在几乎所有系统性疾病中都表现出较强的健康风险。

研究还发现,极端气温事件显著提高了心血管、呼吸、泌尿生殖及肌肉骨骼系统多类疾病的发病风险,且存在明显的疾病系统差异和人群脆弱性特征。环境温度与疾病风险整体呈“J”型暴露-反应关系曲线,极端温度引起的健康负担显著,且低温负担显著高于高温。热浪对老年人、男性及南方人群的健康风险更高,而气候变化叠加人口老龄化将可能加重寒潮相关疾病负担。

《报告》建议,应强化健康导向的气候-健康协同治理。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不仅单独危害人类健康,还可能通过共通的病理机制产生协同效应。报告建议将健康风险纳入气候与环境治理决策体系,推进污染物排放控制、极端气象监测与健康风险预警的协同管理,开展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

复旦大学IRDR国际卓越中心执行主任汤绪表示,此次发布的中国报告只是一个起点,中心正携手多国科学家,积极推动该研究范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乃至全球的应用与扩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地球冰箱爆表!专家:警惕成发展最短板 香港新一代集装箱环保运输船试航成功
天眼火眼合璧,破解星团之谜 人工影响天气专用无人机“双尾蝎A”交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