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5/22 15:02:49
选择字号:
科学家揭示衰老驱动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机制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蔡时青团队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中心教授涂传涛团队合作完成,首次揭示表观遗传调控因子BAZ2B在肝脏衰老及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肝炎(MASH)纤维化中的关键作用,为开发新型治疗策略奠定理论基础。5月19日,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衰老》。

MASH是全球最普遍的慢性肝性疾病,在6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激增,已成为老龄化社会的重大健康威胁,可逐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是全球肝病死亡及肝移植的首要诱因。

肝脏衰老细胞在MASH纤维化进程中扮演“推手”角色,然而衰老如何驱动MASH疾病进展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近年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表观遗传调控如同基因表达的“编程开关”,环境压力导致的染色质结构异常可能是MASH疾病的核心机制。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研究团队发现,BAZ2B表达水平与脂肪变性及纤维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全身敲除BAZ2B可显著改善衰老小鼠及MASH模型小鼠的肝脏脂肪沉积、炎症反应及纤维化,并逆转细胞衰老表型。

机制研究表明,BAZ2B通过结合糖脂代谢基因启动子区域,降低染色质可及性,抑制代谢调控网络活性;敲除BAZ2B可使衰老肝细胞“重焕活力”,激活PPAR信号通路,重塑肝脏代谢稳态。在年轻及老年小鼠中,肝细胞特异性敲低BAZ2B均能有效阻断MASH饮食诱导的病理进程,证实其作为治疗靶点的可行性。

BAZ2B参与调控肝脏衰老和MASH纤维化的模式工作图。图片由研究团队提供

  ?

研究团队表示,“BAZ2B-PPAR-脂质代谢轴”这一连接表观遗传、衰老与肝纤维化的关键通路,为开发靶向染色质重塑的抗衰老疗法提供全新方向。团队下一步将开展基于BAZ2B小分子抑制剂或基因编辑技术的临床转化研究。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3587-025-00862-w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地球冰箱爆表!专家:警惕成发展最短板 香港新一代集装箱环保运输船试航成功
天眼火眼合璧,破解星团之谜 人工影响天气专用无人机“双尾蝎A”交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