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方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5/20 18:57:34
选择字号:
全国小麦抗白粉病育种工作推进会召开

 

白粉病是严重危害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提高小麦的白粉病抗性尤其是广谱抗性,是小麦抗病育种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落实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推动我国小麦抗白粉病新品种选育,5月19日,国家小麦育种联合攻关、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农业生物育种专项(小麦)、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小麦)项目组在河北石家庄召开全国小麦抗白粉病育种工作推进会。

会议由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科学技术司指导,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主办。来自全国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进行小麦抗白粉病基因挖掘、种质创新、育种技术、新品种选育和智慧农业的现场观摩和学术交流。

高邑基地现场观摩。

  ?

宁晋基地现场观摩。王方/摄

  ?

19日上午,与会人员赴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邑基地,进行多样化抗病基因资源、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系)观摩,如中国小麦地方品种来源的抗白粉病基因Pm5e分子改良新品系,对白粉病具有持久和广谱的抗性;赴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宁晋基地,进行高产、抗病、强筋、氮磷高效新品种(系)观摩,如抗纹枯病的“冀麦362”、强筋高产的“冀麦U68”、氮磷高效的“冀麦329”等。

19日下午,与会人员开展小麦抗白粉病遗传改良学术交流。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志勇作“小麦抗病基因发掘与高产多抗品种设计”报告、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王秀娥作“小麦抗白粉病种质创新与利用”报告、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刘文轩作“山羊草抗小麦白粉病基因的发掘、克隆与种质创新”报告。专家学者探讨了如何综合利用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技术手段,创制和培育适于我国小麦主产区的种质资源与新品种。

据介绍,国家小麦育种联合攻关于2016年4月正式启动,由来源于13个省份的25家种子企业、44家科研院所和12所农业大学组成,以生产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绿色优质小麦品种示范推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支撑。自成立以来,强化品种特性测试,引领育种创新,每年鉴定新种质、新材料和新品系约2.5万份次,实现成员单位间的材料、技术和信息共享;育成了一批高产绿色优质新品种,并发挥政产学研企的协同优势推进大面积示范推广,成员单位育成小麦品种年种植面积约1.45亿亩,占全国总面积的40%以上。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地球冰箱爆表!专家:警惕成发展最短板 香港新一代集装箱环保运输船试航成功
天眼火眼合璧,破解星团之谜 人工影响天气专用无人机“双尾蝎A”交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