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满山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5/18 16:32:29
选择字号:
公众科学日——兰州化物所带你玩转科学“魔法世界”

 

“科学不是答案,而是无尽的‘为什么’。”5月17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化身为科学爱好者的梦幻乐园,一场以“以科学之问,启未来新程”为主题的科学公众日活动盛大启幕。这一天,这里没有了实验室的严肃与沉闷,取而代之的是欢声笑语与对科学无尽的探索热情,每一位参与者都化身为快乐的追光者,在科学的奇妙世界里尽情撒欢。

活动现场。叶满山摄。

  ?

活动刚开场,参与者们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参观了低碳催化与二氧化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润滑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以及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这些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宛如科研的“宝藏库”,集中展示了兰州化物所在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与前沿技术。

上午9点,学术厅里座无虚席,两场精彩的科学前沿报告吸引了众多听众。刘维民院士和师彦平研究员以深入浅出的语言给大家带来了《研发高性能润滑材料支撑现代化强国建设》《植物王国的化学与药物》的专题讲座,鼓励广大青年学子投身科研事业,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

科学小实验。叶满山摄。

  ?

科学实验嗨广场成为了活动的热门区域。这里设置了多个趣味科学实验展示台,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观看和参与体验。在“点水成胶”实验展示台处,围满了好奇的观众。这个实验巧妙借助了光敏基团的原理,当特定光照洒下,原本呈液态的物质仿佛被施了神奇的魔法,在光照的“催化”下发生着奇妙的化学变化。只见液态逐渐变得浓稠,最终成功凝固成了固态,这般神奇的变化让观众们惊叹不已。“瓶”空造云实验同样充满科学魅力。其原理源于酒精挥发与气压变化的精妙互动:当瓶内挥发的酒精蒸气在快速开盖时遭遇气压骤降,蒸气急剧膨胀导致温度骤降和酒精蒸气的冷却,更促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微米级水珠,演绎出云雾缭绕的现象,生动诠释了气态物质在压力剧变时通过绝热膨胀实现相态转变的自然规律。

除此之外,“掌心里的神奇火焰”“愤怒的小河豚”“水中花园”“神奇的摩擦发光”“趣味泡泡龙”等实验也都独具特色。观众们在一次次的惊叹与欢笑中,不知不觉学到了丰富的科学知识,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

互动游戏区也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化学元素对对碰”就像一场化学元素的“相亲大会”,大家要在茫茫“元素海”中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这个游戏考验的不仅是大家的记忆力,还有对化学元素的熟悉程度。大家一边玩一边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化学元素的认识。

科技小制作。叶满山摄。

  ?

最让人期待的“科技小匠逐梦‘飞天’”科技小制作,同学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变身成了小小科学家。他们拿着材料,认真地动手制作科学小模型,就像在搭建属于自己的小火箭模型。

“科技小匠逐梦‘飞天’”科技小制作活动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少年儿童们动手制作科学小模型。志愿者们一边指导孩子们制作,一边讲解相关的科学原理和技术知识,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了科学的乐趣和魅力。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也对航空航天等科技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次科学公众日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科学、感受科技魅力的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普及了科学知识,弘扬了科学精神,激发了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热情。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南岳衡山首次拍到“水凤凰”清晰影像 “三体计算星座”首发奏凯
新型单原子催化剂提升锂硫电池性能 他们在724首古诗词里,寻觅江豚足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