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佳欣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5/5/16 13:30:14
选择字号:
无需电子元件 通过空气运动
气流驱动软体机器人问世

 

科技日报讯(记者张佳欣)据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报道,荷兰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团队制造了一款软体机器人,它没有人工智能芯片、电子元件或传感器,却能行走、跳跃和游泳。这一切仅靠软管、空气和一系列巧妙的物理原理来实现。

这款机器人能以惊人的协调性和自主性移动,完全得益于其身体结构及其与外界的交互方式。其运动原理与加油站或商超门前那些身姿摇曳、舞动不停的充气管状“舞者”类似。

该机器人同样仅靠持续气流来驱动。当气流涌入,它的管状腿便开始有节奏地摆动起来。单独看,每条腿都在随机摆动。但当多条腿连接在一起时,它们的运动瞬间同步,形成了有节奏的移动步态。

机器人的速度还很快。输入气流时,机器人每秒能移动相当于自身长度30倍的距离。这一速度比其他气动机器人快了好几个数量级,而那些机器人通常需要集中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同步还能适应地形变化。如果机器人遇到障碍物,它会自行调整方向。当它从陆地移动到水中时,步态会自发地将跳跃模式转变为自由泳模式。这些转变无需任何中央处理器或控制逻辑,而是通过身体与环境之间的紧密耦合来实现的。

这项研究挑战了机器人需要复杂控制系统才能实现类生命行为的传统观念。这类机器人应用前景广阔,覆盖智能药丸、太空技术等领域。比如,安全的可吞咽微型机器人,无需微电子元件就能在体内自主抵达目标组织,释放药物;可穿戴机器人外骨骼,无需处理器就能与人体行走步态同步,增强力量且降低功耗;在太空等极端环境,传统电子元件易失效,这类机器人却能稳定作业。

该研究也为机械系统打开新的大门,使其能呈现类似计算机的智能表现,而无需真正配备计算机。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南岳衡山首次拍到“水凤凰”清晰影像 “三体计算星座”首发奏凯
新型单原子催化剂提升锂硫电池性能 他们在724首古诗词里,寻觅江豚足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