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惠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5/13 15:19:41
选择字号:
蚊媒病毒病席卷印度洋岛屿,唯一可用疫苗现安全性问题

 

20年前,病毒性疾病“基孔肯雅热”在印度洋留尼汪岛暴发,当数十万人患病时,医生迫切期盼疫苗问世。如今,该病毒再度肆虐留尼汪岛,已导致5万例确诊病例和12例死亡病例,并蔓延至毛里求斯等邻近岛屿。

此次疫情中,虽然名为Ixchiq的疫苗已上市,但其安全性引发质疑。据《科学》报道,5月8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在出现两名死亡病例及多起严重不良事件后,暂停了该疫苗在65岁及以上人群中的使用。

席卷法国海外省留尼汪岛的蚊媒病毒病基孔肯雅热已致数百人住院。

图片来源:RICHARD BOUHET/AFP VIA GETTY IMAGES

  ?

尽管留尼汪岛疫情呈现缓和迹象,但疫苗需求未必减少,因为该病毒可能通过旅行者扩散至印度洋以外地区。“随着欧洲夏季来临,基孔肯雅热传播风险加剧,这尤其令人担忧。”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流行病应对与创新中心(CERI)主任Tulio de Oliveira指出。

基孔肯雅热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的病毒引发,症状包括发热、剧烈关节疼痛、头痛、关节肿胀和皮疹。患者通常一周内康复,但部分人会出现心脏及脑部炎症,且剧烈疼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该病在拉丁美洲、亚洲部分地区以及横跨中非至印度洋岛屿的带状区域呈地方性流行,这些地区温暖潮湿的环境特别适合传播病毒的蚊子生存。

2005至2006年留尼汪岛疫情暴发,源于病毒包膜基因突变使其更易通过白纹伊蚊传播。法国公共卫生局驻留尼汪岛流行病学家Muriel Vincent近日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网络研讨会上表示,当前流行的毒株虽然较2005至2006年略有进化,但仍携带该突变,这是此次疫情快速传播的主因。

但CERI数据科学负责人、生物信息学家Houriiyah Tegally认为还存在另一个因素——大量法国及其他欧洲退休人员移居留尼汪岛,使免疫易感人群规模增加。

新疫苗本有望遏制传播。Ixchiq作为减毒活病毒疫苗,去年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18岁及以上人群,并在欧盟、加拿大和英国获得同类许可。上月,欧盟还批准其扩展至12至17岁人群使用。

但早期安全隐患已引发警觉——美国疾控中心(CDC)咨询委员会4月16日建议谨慎对65岁及以上人群使用该疫苗。随着留尼汪岛启动紧急疫苗接种,问题在近几周愈发凸显。EMA声明称,鉴于包括两例死亡在内的不良事件,需“暂停Ixchiq在65岁及以上人群或免疫功能低下者中的使用”。目前,法国疫苗监管机构已叫停6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FDA与CDC也建议暂停该年龄段人群接种以待调查。

美国波士顿大学的传染病专家David Hamer称,老年人群的不良事件“虽不意外,但影响重大”。疫苗生产商Valneva强调,所有出现不良事件的患者均“存在严重基础疾病和/或合并用药情况”。EMA指出,两例死亡均发生在留尼汪岛,分别为84岁脑炎患者和77岁帕金森病患者。

Vincent表示,随着南半球进入凉爽季节,留尼汪岛病例数可能继续下降。家庭诊所报告的未经基因检测确认的周均病例数已从近期高峰的2万例降至5月4日当周的1.4万例。自1月宣布疫情以来,累计报告约17.4万例。

Hamer认为疫情缓解符合自然规律。“此类疫情,尤其在岛屿环境中,往往呈现短期快速暴发后逐渐消退的特征。”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物理学家实现点“铅”成金 鲱鱼“迷路”,美味难求
科学网2025年4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实验室制造出首枚“黑洞炸弹”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