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瑞颖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5/9 9:37:29
选择字号:
木兰类植物中苄基异喹啉生物碱的起源演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焦远年等揭示了木兰类植物在进化过程中的全基因组加倍(WGD)事件进化历史。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苄基异喹啉生物碱是一类结构多样且药理活性丰富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包括吗啡喃、小檗碱和木兰碱等。这类天然化合物主要分布于防己科、罂粟科等基部真双子叶及木兰类植物,具抗炎、镇痛、免疫调节、抗肿瘤和抗病毒等多种活性,在传统医药和现代药物研发领域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当前人们对真双子叶植物早期分化类群中BIAs的生物合成途径已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但木兰类植物中BIAs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起源演化尚不清楚。

对此,焦远年研究组利用木兰类主要支系代表物种的基因组信息,包括新测序的马兜铃科植物马蹄香和木通马兜铃,开展了系统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揭示了木兰类植物在进化过程中的全基因组加倍事件进化历史,首次推测了木兰类植物的祖先染色体核型,并进一步阐明了染色体结构和重排的历史。

研究人员通过多组学联合分析,厘清了木通马兜铃中BIAs生物合成的遗传途径。通过烟草异源表达体系,他们验证了CNMT6OMTNMCH等关键基因在BIAs生物合成通路中的功能。

研究人员进一步通过进化基因组学研究探讨了BIAs合成途径的起源和演化历史。研究发现BIAs合成相关基因多数起源于被子植物分化前的古老基因重复事件,但只有基部真双子叶植物和木兰类植物通过选择性保留这些重复基因而维持了BIAs的合成能力。相比之下,单子叶植物和核心真双子叶植物则因这些关键基因的特异性丢失而丧失了BIAs生物合成潜能。因此,该研究发现古老重复基因的偏好性保留和差异丢失是BIAs趋同演化的主要原因。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5-59343-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氧化物-氧化物界面催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哈佛认证抗衰清单:红茶+浆果有助逆龄
揭秘超短周期行星系统随时间演化规律 即将迎来 “火炉模式”,这样种树降温5度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