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行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5/7 19:47:52
选择字号:
我国首次实现空间站碱土金属激光冷却
奠定开启精准时间测量新征程基础

 

近期,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在中国空间站取得重大科研突破——首次成功实现空间碱土金属原子的激光冷却,为高精度空间光学钟的研制提供了坚实基础。该研究成果以Express letter在线发表在《中国物理快报》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作为主承担单位,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国防科技大学等团队研制了首台空间光钟,载荷放置于我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空间光钟作为我国空间站高精度时频系统的最高精度时间频率信号源,为我国空天地一体化时频体系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在空间光钟的研制中,国家授时中心以锶光钟研究组为首的科研团队历经十多年攻关,研发出了一套高度集成化的小型空间锶光钟物理系统。使其能够满足火箭运载,并且在空间站复杂环境中稳定运行,科研人员成功实现了对锶(Sr)原子的激光冷却,捕获了约(1.50±0.13)×10? 个??Sr 原子和(8.00±0.56)×10? 个??Sr 原子。

空间光钟最核心技术之—的空间光钟物理系统,作为我国在空间仪器研制领域的原创技术,先后获得中国(2022)、美国(2023)、欧盟(2023)发明专利授权,并获得了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2024)、德国纽伦堡发明展金奖(2024)。

在空间实现碱土金属激光冷却,不仅标志着我国在空间冷原子物理领域研究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空间高精度光钟的研制和应用铺平了道路。

中国空间站锶原子空间光钟俘获到的蓝MOT原子图像。(a)87Sr原子图像,(b)88Sr原子图像

文章相关信息: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1088/0256-307X/42/6/06370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哈佛认证抗衰清单:红茶+浆果有助逆龄 揭秘超短周期行星系统随时间演化规律
即将迎来 “火炉模式”,这样种树降温5度 《科学》(20250502出版)一周论文导读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