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记者从中国气象局5月新闻发布会获悉,日前,中国气象局局长陈振林签署第44号令,公布新修订的《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办法》共六章二十八条,从监测与预警,雷电防护装置,雷电灾害调查、鉴定,以及法律责任等方面对防雷减灾工作进行了规范,修订中主要完善和加强了以下内容:
一是强化防雷安全数字化监管,《办法》明确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雷电灾害预警系统和防雷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的建设工作,提高雷电灾害预警和防雷减灾服务能力。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开展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活动,按照气象主管机构要求使用防雷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单位应当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出具的雷电防护装置检测报告必须真实可靠,并上传至防雷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
二是推动进一步落实防雷安全主体责任,增加防雷安全重点单位管理制度,要求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制定和公布防雷安全重点单位目录清单。
根据《办法》,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场所和设施的雷电防护装置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投入使用后的雷电防护装置应当根据国家有关建筑物防雷标准实行定期检测制度。雷电防护装置应当每年检测一次,对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所的雷电防护装置应当每半年检测一次。
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桑瑞星表示,随着全国各地陆续进入汛期,强对流天气逐渐增多,雷电灾害防御形势日趋严峻,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坚决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和侥幸心理,以《办法》的贯彻实施为契机,层层压紧压实防雷安全监管责任,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防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