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扬眉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29 13:47:12
选择字号:
“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AI赋能知识产权创新,共探行业未来变革

 

4月28日,由知识产权出版社主办的“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主题活动在京落幕。来自政府机构、高校、企业、科研单位及服务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学者聚焦AI时代知识产权领域的深刻变革,共话行业创新发展新路径。

会上,“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知识产权情报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情报研究和应用进入新阶段。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理事长戴国强在致辞中强调,专委会的成立是推动情报学与知识产权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将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知识产权出版社董事长刘超表示,作为专委会挂靠单位,知识产权出版社将充分发挥在数据资源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独特优势,全力支持专委会工作。

知识产权出版社总编辑刘新民代表专委会提出,专委会将着力打造“学术交流、期刊建设、产业融合”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刘新民还与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北京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行业领军机构代表,共同发布了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打造的“中知慧融专利产业化产融协同平台,启动了“产融生态伙伴计划”。

该平台依托“科技-产业-金融”三位一体数据底座、多智能体协同技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多专家智能体调度,可实现专利服务的精准响应与资源匹配,提供专利价值评估、企业科创能力分析、专利转化推荐等一站式智能服务,成为驱动产融协同的“智能引擎”。

与会专家认为,该平台不仅革新了工具,更重构了知识产权与产业金融协同的底层逻辑。为创新要素流动搭建了高速通道。

会上还举办了第十四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首次发布会。本届年会将于今年9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办,会议将聚焦知识产权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举办30余场会议活动,对接市场主体关切、解读国家政策、分析行业动态、展望发展方向,为知识产权事业融入新发展格局、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知识产权方案”。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人工智能与知识产权交流会”,来自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专家围绕人工智能对知识产权情报获取模式的革新,以及知识产权工作方式的系统性改变,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重塑知识产权领域的信息获取逻辑与工作流程,为行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系列活动展现了知识产权出版社及各方在AI时代的创新探索,通过学术组织建设、行业平台搭建及前沿技术应用,推动知识产权服务向智能化、生态化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产融生态伙伴计划”启动。知识产权出版社供图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在AI模型中内置“防火墙” 探秘繁殖密码:铺就葡萄育种“黄金路线”
地球“极客”勇探火星 新型激光角反射器助力35万公里卫星测距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