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黄锐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29 12:00:36
选择字号:
海洋智能无人系统协同创新联盟揭牌成立

 

4月28日,海洋智能无人系统协同创新联盟在广东珠海成立,标志着我国在海洋无人装备领域的协同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记者获悉,该联盟由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北京理工大学(珠海)、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高性能自主无人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发起,十多家知名科研院所和知名科技企业参与,旨在破解海洋无人装备“单兵作战”难题,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加速未来海洋作业模式与管控模式的革新。

揭牌现场。黄锐供图

  ?

现场,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云飞发布了“深蓝矩阵”工程理念。这是一套面向我国300万平方公里海域进行栅格化管控的新型海洋基础设施。它以无人艇、无人机、无人潜航器等智能系统为核心装备,以指挥系统、通信网络、数据中心为信息枢纽,通过机动式区域化部署或常态化全覆盖运行,高效能地实现海域目标探测、海洋综合治理和海洋信息服务。

据介绍,该工程具备全覆盖、常态化、高效能、低成本的海洋管控能力,且一套装备、灵活部署,服务于涉海多个单位,针对性地解决以往传统海上活动多部门管理、多需求重复和投入大等难题;同时,以该工程项目为牵引,也能广泛吸纳无人系统装备、通讯等产业汇聚,引导技术产业下海,打造应用高地。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副校长李营表示,在未来海洋强国战略中,海洋智能无人系统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海洋智能无人系统协同创新联盟恰逢其时、意义重大,标志着产学研用多平台力量的深度融合。学校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结合湾区产业布局,努力培养一批复合型海洋人才;深化产学研合作,开展技术协同攻关,加速形成一批前瞻性、原创性海洋科技创新成果。

“让陆地优势产业穿上‘蓝色外衣’是联盟的重要使命。”联盟秘书长、广东省高性能自主无人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邓科表示,当前,我国陆地上无人产业、信息技术相对成熟,广东等省更是信息产业和无人装备的强省。联盟将积极引导这些优势产业和技术“下海”,通过推动海洋无人系统装备的应用,实现产业汇聚,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在AI模型中内置“防火墙” 探秘繁殖密码:铺就葡萄育种“黄金路线”
地球“极客”勇探火星 新型激光角反射器助力35万公里卫星测距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