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29 11:59:03
选择字号:
研究证实社交媒体干预可提先天性晶状体脱位术后管理效能

 

近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郑丹莹、副主任医师靳光明团队研究发现社交媒体干预可显著提升先天性晶状体脱位(CEL)的术后管理质量。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眼科学分册》(JAMA Ophthalmology)。

CEL是一种遗传相关的疑难、罕见眼病,其临床表现不仅限于晶状体位置异常,还常伴有心血管和骨骼系统的异常,该病病因复杂、治疗棘手、术后管理困难。由于视觉异常是CEL患者最易被识别的临床体征,眼科常成为该类患者的首诊科室,鉴于该病术后并发症多发和全身多系统受累,规律随访对于CEL患者尤为重要。

研究团队依托中山眼科中心丰富的临床资源和临床研究中心搭建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建立CEL专病队列,系统评估了借助社交媒体实施随访提醒联合科普宣教对改善CEL患者术后随访依从性的效果,结果显示该干预措施不仅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随访出勤率,还有效提升了患儿监护人的疾病认知水平,对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作为CEL领域第一个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研究结论为持续提升临床服务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据介绍,该研究共纳入110名在中山眼科中心接受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的CEL患儿,随机分为社交媒体干预组和标准护理组(各55例)。研究结果显示:社交媒体干预组在术后3月的随访出勤率显著高于标准护理组(83.6% vs. 41.8%),经多因素校正后,风险比为2.05(95% CI:1.53-2.75,P<0.001)。

此外,研究结果显示:社交媒体干预组患儿监护人的CEL知识准确率较基线显著提高,增幅达14.9%,两组之间校正后的差异为10.6%(95% CI:7.8%-13.5%),且社交媒体干预组采取弱视治疗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校正后的风险比为2.40,95% CI:1.26-4.56)。

该研究不仅填补了全身病相关疑难罕见儿童眼病术后管理研究的空白,也验证了真实世界场景下社交媒体平台在疾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后续数字健康工具在儿童眼病管理中的整合应用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1/jamaophthalmol.2025.0526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在AI模型中内置“防火墙” 探秘繁殖密码:铺就葡萄育种“黄金路线”
地球“极客”勇探火星 新型激光角反射器助力35万公里卫星测距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