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高效肉羊新品种培育与应用”暨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环县模式’熟化推广”启动会在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召开。此次会议标志着我国肉羊种业振兴与产业升级迈入新阶段,环县作为全国肉羊产业大县,将依托国家级科研力量,加速打造全国肉羊种业创新高地和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县。
会议发布“高效肉羊新品种培育与应用”项目跟踪专家组名单、任务布局及实施方案,明确以“中环肉羊”新品种培育为核心,集成基因组选择、高效繁育等前沿技术,破解我国肉羊种源“卡脖子”难题。同时,启动“环县模式”熟化推广项目,计划将全产业链技术体系优化为可复制样板,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会上,各参与团队签订2025年度子任务书,标志着项目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兰牧药所副所长王胜义在致辞中指出,环县肉羊产业已形成深厚基础。近年来,在中国农科院持续支持下,环县羊只饲养量从2018年的百万级跃升至2024年底的375万只,产值突破64亿元,养羊农户人均收入显著提升。此次项目落地,将进一步推动饲草加工、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转化,加速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他强调,项目汇聚中国农科院7个研究所的10个顶尖团队,联合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形成“国家队+地方队+企业队”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矩阵。各方将协同开展育种攻关、技术熟化与示范推广,力争将“中环肉羊”新品种培育成果转化为产业核心竞争力。
作为项目牵头单位,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承诺履行主体责任,统筹协调资源,确保任务落地、人员到位、机制畅通。未来,该所将与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合作攻关育种关键技术,与庆阳市农科院深化协同,与庆环制种公司、羊羔肉集团共建示范基地,加速品种审定与模式推广。
会前,与会专家赴金羊大厦、庆环公司等地,参观羊文化馆、基因组育种实验室,听取“中环肉羊”育种进展汇报,并就环县肉羊产业下一步发展深入交流。专家组对环县在种质资源保护、全产业链建设等方面的探索给予高度评价,建议进一步强化科技与产业融合,推动肉羊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
此次启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肉羊产业进入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环县将以此为契机,深化与中国农科院等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建设全国肉羊种业创新高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提供“环县方案”。
会议现场。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供图。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