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蔡思岚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24 13:32:05
选择字号:
学者研发新型策略提升无铅压电陶瓷的硬化效果

 

近日,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谭启与四川大学合作,研发出一种新型策略,显著提升了无铅压电陶瓷的硬化效果,为该材料在高功率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路径。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压电陶瓷是一种特殊的陶瓷材料,它可以实现机械能与电能的相互转换,在工业和科技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包括声波传感器、声波发生器、电子点火器、压力传感器等。传统含铅压电陶瓷(如PZT)因性能优异且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铅的毒性对环境有害,因此开发无铅压电陶瓷以替代含铅材料成为研究的重要趋势。其中,基于钾钠铌酸盐的无铅压电陶瓷因其在相界工程、织构化、缺陷工程和复合陶瓷等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而备受关注,展现出较高的压电系数(d₃₃)、电致应变和温度稳定性。

相结构和电滞回线行为。研究团队供图

  ?

为了使钾钠铌酸盐能够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高功率应用,压电陶瓷需要同时具备高d₃₃和高机械品质因数(Qₘ),以确保良好的机电性能并减少能量耗散产生的热量。然而,平衡d₃₃和Qₘ是一个重大挑战,因为它们对极化贡献的偏好不同。这种矛盾在钾钠铌酸盐基压电陶瓷中尤为突出,传统的相界工程虽然显著提高了d₃₃,但Qₘ却极低(<50),因此可能导致大量的机械损耗,限制了大规模生产的可行性。传统受主掺杂(如铜、锰)和新提出的孤立氧空位策略虽能提高Qₘ,但无法保证高d₃₃,影响了产品的机械性能,大规模生产于是无从谈起。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策略,对钾钠铌酸盐基无铅压电陶瓷进行研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要结果,通过在正交-四方相界工程中嵌入局部铜受主缺陷偶极子,实现了钾钠铌酸盐基陶瓷的d₃₃和Qₘ平衡。该策略保留了室温O-T相界,引入了二聚体(CuNb′″-Vo··)′和三聚体(Vo··-CuNb″′-Vo··)·缺陷。通过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和第一性原理计算,证实了三聚体缺陷的存在。保留的O-T相界和缺陷引起的局部结构不均匀性确保了高d₃₃,二聚体缺陷形成的缺陷偶极子极化PD钉扎畴壁运动,提高了Qₘ。使得钾钠铌酸盐-BNH-1Cu样品优于其他典型钾钠铌酸盐基压电陶瓷。

机电特性和电畴消长模型。研究团队供图

  ?

基于正交-四方相界工程,研究人员通过引入铜受主掺杂,形成二聚体(𝐶𝑢𝑁𝑎″′-𝑉𝑁••)′和三聚体(𝑉𝑁••-𝐶𝑢𝑁𝑎″′-𝑉𝑁••)·缺陷。二聚体缺陷形成缺陷偶极子极化,钉扎畴壁运动;三聚体缺陷则引入局部结构异质性,导致纳米尺度多相共存和丰富的纳米畴。实验结果表明,当铜掺杂量x=1时,Qₘ提高了4倍,而d₃₃仅降低了1/5(达到340 pC/N,Qₘ为256)。

该研究为无铅压电陶瓷中d₃₃与Qₘ的平衡提供了全新范式,有望推动其在高功率应用(如超声换能器、精密驱动器等)中的规模化发展。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58269-5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2029年,“毁神星”将与地球擦肩而过 最精准太空时钟即将发射
人类首次通过欺骗眼睛观察到新颜色 柔性钙钛矿/CIGS叠层太阳能电池效率23.8%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