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辰,高思源,沈泓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23 18:16:31
选择字号:
南航团队:低空运营业企业盼简化跨省空域使用审批流程

 

作为国家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低空产业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调研团队历时18个月,开展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面向长三角地区低空经济产业链上的116家企业开展系统调研。日前,相关调研报告正式发布。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在低空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长三角三省一市在低空产业发展上已构建差异化协同的政策格局。上海市以技术标准突破为核心,通过创新金融工具推动适航认证;江苏省依托制造业集群优势,创新空域管理体系;浙江省以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为抓手打造物流枢纽;安徽省通过试点政策吸引技术外溢。这种差异化布局既形成错位竞争优势,又在空域协同、产业链互补方面展现整合能力,跨省空域共享与订单协同机制显著提升运营效率。

尽管长三角地区在发展低空制造业、低空运营业、低空保障业形成了重要共识,但大家调研后发现,低空经济相关企业面临着不同的发展瓶颈。

超七成的低空制造业企业反映行业标准不一、适航认证差异增加研发成本,亿维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继伟表示企业的研发周期较长、成本较大。

约三分之二的低空运营业企业呼吁简化跨省空域使用审批流程,南京莱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骨干阿音格提出了“禁飞区设置过多且更新滞后、商业化运营可用空域资源紧张”等多项具体问题。

一半以上的低空保障业企业希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现有设施多保障传统通航作业,缺乏适应eVTOL、无人机的垂直起降点,制约保障网络延伸。

在长三角地区低空产业发展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现实需求,调研团队认为,应从财政政策、土地政策、空域政策三方面入手,通过政策引导助推长三角地区低空产业发展。

调研团队认为,长三角地区的实践表明,低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构建法治保障与市场活力的动态平衡,其“需求侧驱动”的政策适配范式,为全国新兴产业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制度创新样本。

目前,上海市主导的低空智联网标准已被纳入国际标准体系,江苏省已实现飞行器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浙江省构建的低空物流模式取得明显成效,安徽省依托科研资源已初步完成低空经济产业转化。这些探索为解决低空产业发展瓶颈提供了扎实基础,标志着我国在低空产业领域实现历史性跨越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最精准太空时钟即将发射 人类首次通过欺骗眼睛观察到新颜色
柔性钙钛矿/CIGS叠层太阳能电池效率23.8% 揭示DNA损伤应答过程中染色质松散新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