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22 18:04:53
选择字号:
“银幕之声”科学电影音乐会打造“可聆听的科学”

 

4月21日,中国科技馆球幕影厅内,一曲由中国民族乐器倾情演绎的巴赫经典旋律划破时空界限,拉开了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银幕之声”科学电影音乐会的帷幕。在宏大的穹顶巨幕上,星系与星云随音符流转,将观众带入声画交融的沉浸式宇宙剧场,实现了民族器乐与宇宙、自然、中国、世界与未来的跨时空对话。

“银幕之声”科学电影音乐会现场。中国科技馆供图

本次音乐会突破传统艺术边界,力图打造“可聆听的科学、可观看的音乐”。音乐会上,15名民乐演奏艺术家以二胡、古筝、扬琴等传统乐器,创新演绎多首独具特色的中外经典。与此同时,球幕影院的巨型银幕上,北京国际电影节科技单元历年精彩科学电影集锦依次呈现,民族音乐现场演奏与球幕影像艺术完美融合,全方位包裹着观众的感官。

开场篇章“金声玉振星河探秘”中,东西方乐器交织奏响《G弦上的咏叹调》,搭配中国科技馆球幕特色天文课团队精心制作的实时数字天象视频,实现了古典乐章与宇宙探索的诗意交融;随后的“上善若水和谐生态”篇章中,贾湖骨龠、塔吉克族鹰笛等传承千年的古乐器演奏,配合动物与自然题材影片,让观众深切领略到自然与文明的和谐共鸣;“木秀东方文明序曲”章节,通过多民族器乐重奏《声声不息》,成功串联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先进科技和多民族融合之美;“厚德载物世界之光”篇章中,悠扬的大提琴独奏以弓弦演绎巴赫经典,银幕上的巴别塔、金字塔与巨石阵,在古典旋律中化作一部流动的人类文明史诗;“薪火相传触摸未来”以原创曲目串联起中国航天科技发展历程,将“东方红一号”升空、嫦娥探月、天问探火等壮举融入音符。

民族音乐现场演奏与球幕影像艺术完美融合。中国科技馆供图

这场持续30分钟的沉浸式体验,吸引了包括科技工作者、艺术院校师生和科学电影影迷等上百名跨领域群体。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最精准太空时钟即将发射 人类首次通过欺骗眼睛观察到新颜色
柔性钙钛矿/CIGS叠层太阳能电池效率23.8% 揭示DNA损伤应答过程中染色质松散新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