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如楠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21 15:51:11
选择字号: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举办“科博沙龙”

 

4月20日,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举办第56期沙龙,邀请天津美术学院院长、教授邱志杰做题为“不可能的科技史地图”讲座。

讲座现场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供图


讲座现场,邱志杰展示了他本人绘制的多张科技史地图,这些地图以天文、数学、信息、物理、能量、生命、交通等领域的科技发展为主线,融合了重要科技事件、科技名词、科学概念等,他用河流和道路表示体系化的知识和发展演进,用高峰表示科学史上的里程碑,用湖泊和台地表示丛集的知识体系,力求各类线索平行交错又互相渗透、时序基本整齐对应。

地图学家布赖恩·哈利和大卫·伍德沃德在其《制图史》中,将地图定义为“图像式的再现,这种再现使人们对事物、概念、状况、过程或人类世界的最大事件形成了一种空间上的理解”。邱志杰试图运用地图的方式建立事物的全局感和整体感,为组织碎片化的经验提供了一种观看逻辑。

据介绍,邱志杰集艺术家、理论家、教育家、策展人等多元身份于一身,而地图为他提供了一种将研究、写作、幻想和行动脚本统一起来的方式,同时他又把地图的意义深刻化、艺术化、丰富化。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最精准太空时钟即将发射 人类首次通过欺骗眼睛观察到新颜色
柔性钙钛矿/CIGS叠层太阳能电池效率23.8% 揭示DNA损伤应答过程中染色质松散新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