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惠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17 19:55:03
选择字号:
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治疗迎来新突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开出多奈单抗注射液首日处方

 

4月17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教授彭莉、沈明、程敏及其团队为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开出多奈单抗注射液(记能达)在该医院的首张处方。作为国内首个靶向清除淀粉样蛋白斑块的创新疗法,该药物标志着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正式迈入精准干预时代,为早期患者延缓病情恶化、保留生活能力提供全新选择。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致命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约50%至70%的痴呆病例与其相关,是全球第7大死因。

“淀粉样蛋白病理学改变是确诊阿尔茨海默病的重要标志物之一。淀粉样蛋白是身体自然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它可以凝聚在一起形成淀粉样斑块。大脑中淀粉样蛋白斑块的过度积聚可能导致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记忆和思考问题。”彭莉指出,我国大多数患者通常在出现记忆和思维问题很久后才被发现,绝大多数患者丧失了获得早期诊疗的机会。目前,中国早期阿尔茨海默病就诊率28.6%,轻度认知障碍(MCI)就诊率仅为2.8%,95%的患者一经确诊即为中晚期。

阿尔茨海默病为患者家庭及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患者急需可有效减缓疾病进程的创新疗法,做好疾病管理,降低治疗成本,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包括淀粉样斑块靶向治疗在内的创新疗法为部分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人们带来希望,增加了一种针对病因的治疗选择。”沈明表示。

研究表明,在符合接受多奈单抗注射液治疗条件的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群中,疾病更早阶段患者的用药效果更好。在疾病进展较早的人群中,接受多奈单抗注射液治疗的患者疾病进展显著减缓了35%,在整体人群中,药物治疗则显著减缓了22%。临床试验证实记能达能使患者的疾病进展至阿尔茨海默病导致的中度痴呆风险降低50%,帮助早期轻度患者在丧失独立能力前挽回长达37.3个月。

治疗便捷性亦是亮点。“多奈单抗只需每月输注一次,大幅减少了患者往返医院的频率。”程敏指出。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而言,早期及时且准确诊断尤为重要。对此,彭莉呼吁公众应关注早期症状,一旦出现进行性记忆衰退、逻辑思维下降或时空混淆等信号,需立即前往专业机构筛查,把握早期干预的关键窗口时期,才能真正改写疾病结局。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发现植物新种:成都卫矛 另一颗行星存在生命的最有力证据
世界最快闪存在中国“破晓” 迄今最完整植物单细胞图谱问世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