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地球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巨乌贼却出奇地难以捉摸。过去的几十年中,这种貌似“海怪”的神秘动物长期以来更像是一个传说,科学家们仅从捕食这种软体动物的鲸鱼胃中发现的残骸碎片,对它的外观有了模糊的了解,并在1925年被动物学家正式描述。
而最近,科学家们终于科学家首次拍摄到了一只30厘米长的幼体巨乌贼影像,成为这种生物在自然栖息地中被人类观察到的“首秀”。
首次确认的活体巨乌贼观测照片。图片来源:Schmidt Ocean Institute
?
事实上,早在1981年,南极渔民曾在渔网中意外捕捞到一只活体巨乌贼。此后,这类生物偶尔因捕鱼副渔获物被误捕,或作为尸体冲上海岸。
上个月,美国非营利组织施密特海洋研究所驾驶的一艘船只在南桑威奇群岛附近的南大洋进行勘测,并通过遥控深海摄像机进行现场直播。惊喜的是,一位在线观众指出他们可能拍到了巨乌贼。
根据这一线索,研究人员很快将高分辨率影像发送给独立的头足类专家。专家确认,这位观众的直觉是正确的,这只乌贼的八条腕足吸盘上长有独特的钩状结构,而这正是巨乌贼的标志性特征。它当时在海平面下600米处游荡。
尽管巨乌贼被认为可以长到7米长、500公斤重,但被拍摄到的这只乌贼只是一只幼体,仅有30厘米长。
“每次我们深入深海,都会发现一些新的、令人兴奋的东西,”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的Jyotika Virmani说道。
此前,另一个美国非营利组织Kolossal的研究人员在2023年时可能已经在自然栖息地中拍摄到了一只巨乌贼,但由于影像质量太低,无法确认。而基于新的乌贼录像,可能表明2023年的影像确实捕捉到了一只巨乌贼。
“大小相同,颜色相同,深度相似,并且都在南大洋,”Kolossal的Matt Mulrennan说,目前他仍在等待进一步确认。
然而,科学家目前还没有在野外拍摄到成年巨乌贼的影像,这些巨型无脊椎动物的生活仍然充满神秘,曾在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工作的Steve O’Shea指出。
O’Shea曾在2000年代初创造了“巨乌贼”这个名称,并将这些动物描述为“深海中真正邪恶的居民”。但现在他认为它们更像是“巨大的凝胶状蜱虫,只是在海底附近的水柱中随波漂浮”。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