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李淑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15 16:02:25
选择字号:
大气氧含量调控机制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运迎团队在大气氧含量调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他们提出,显生宙海水与岩石反应(水-岩反应)成因黄铁矿埋藏对大气氧含量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这一发现为理解地球宜居性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相关成果发表于《化学地质》(Chemical Geology)。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论文第一作者苗秀全表示,大气氧含量是影响地球宜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黄铁矿埋藏过程能够产生氧气,是大气氧的净源。然而,既往研究仅计算了大洋沉积物中的黄铁矿埋藏通量,而忽略了埋藏于洋壳岩石中的水-岩成因黄铁矿,导致黄铁矿埋藏对显生宙大气氧含量调控作用强弱存在争议。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团队在自然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专项基金的联合资助下,以南海北部洋陆过渡带IODP U1502B钻孔蚀变玄武岩中的黄铁矿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原位主、微量元素以及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研究发现,这些黄铁矿富集流体活动性与温度敏感元素(如Pb、MO和Co等),其δ34S值介于1.93~5.96‰之间,证实其为高温热化学硫酸盐还原成因,其中约22%的硫源于海水,其余硫来自洋壳岩石。

该研究创新性采用新推导的硫同位素质量平衡公式,首次计算了显生宙水-岩反应成因黄铁矿埋藏通量(FSRI-py=7.23-14.9×1011摩尔/年),与沉积成因黄铁矿埋藏通量(FSED-py = 6.77-14.2×1011摩尔/年)相当。而且,显生宙黄铁矿埋藏的百万年产氧量为3.1-8.8×1018摩尔,相当于现今大气氧含量的8.3-23.7%。表明显生宙黄铁矿埋藏对大气氧含量变化起主导调控作用。

论文通讯作者张运迎表示,该研究不仅确立了水-岩反应对大气氧的重要影响,更为理解地球氧气演变和宜居环境形成提供了全新视角。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hemgeo.2025.122701

a.南海构造纲要图;b. U1502B钻孔岩性柱状图;c-e.黄铁矿镜下照片。

  ?

a.南海U1502B钻孔黄铁矿硫同位素组成;b.瑞利分馏过程模拟。

  ?

显生宙黄铁矿埋藏通量。本文由研究团队供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迄今最完整植物单细胞图谱问世 “大鱼”潜入1100米深海,点亮一颗星
柔性衣壳影响帕金森病病理蛋白体内传播 科学网2025年3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