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卡尔斯鲁厄氚中微子(KATRIN)实验,为中微子这一“幽灵粒子”“称重”,并为其重新设定了质量上限——0.45电子伏特(eV),不到电子质量的百万分之一。而电子是已知的第二轻的粒子,为511000 eV。相关研究4月10日发表于《科学》。
目前为止,中微子是唯一质量未知的基本粒子。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学家Susanne Mertens说,相关测量可以为阐明该粒子最初如何获得质量提供关键线索,而且还有助于揭示源自大爆炸的中微子是如何影响星系形成的。
KATRIN实验是粒子物理学家为中微子量身打造的一台最灵敏“体重秤”,于2018年6月正式运行。
KATRIN实验通过观察氚的放射性研究中微子。氚是氢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其原子核中有两个中子和一个质子。当氚衰变时,会发射出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后者是中微子的反粒子,科学家认为它们具有相同的质量。
反中微子可以不受阻碍地穿过物质,因此会丢失。但KATRIN实验通过使剩余电子在23米长、形似飞艇的真空密封探测器内运动从而研究其能量范围。
德国海德堡大学的物理学家Loredana Gastaldo说,这个概念纸上谈兵容易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简单,研究团队必须破解许多技术难题,“驯服”设备。
KATRIN实验上一次发布中微子质量上限是在2022年,为0.8 eV。而这次,在研究了259天的数据后,KATRIN实验合作者Mertens和同事,将这一上限估值减半。
据悉,KATRIN实验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完成下一次数据收集。一旦研究人员完成了对1000天观测值的分析,预计能将中微子质量上限的估值降低到0.3 eV甚至0.2 eV。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Alexey Lokhov说,如果中微子的质量接近1 eV,那么KATRIN等实验可能已经得到实际值了。如果并非如此,那么将需要更敏感的实验设备,如未来升级版的KATRIN++进行更精确的测量。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q959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