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之路,为何总是步履维艰?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陈超刚介绍了减肥过程中的十大误区,为减重人群提供科学指导。他指出,从饮食到运动,从食材选择到烹饪方式,不少减肥方法看似有效,实则暗藏陷阱。
陈超刚。受访者供图
?
误区一:单一食物长期吃能减肥?没有一种新鲜食物能既保证全面营养又实现科学减肥。唯有在平衡饮食的基础上,合理控制全天热量摄入,才能真正达到减肥效果且不反弹。若难以按营养师食谱精确称量,可遵循“减重10+2方案”,即十条饮食法则和两条运动法则。饮食法则分为“好饮食”与“不好饮食”两部分,分别打分并调整饮食习惯,以争取高分,有效控制体重。运动法则则包括每日行走不少于一万步和每周三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的中等及以上强度运动,同样通过打分激励自己坚持。
误区二:过度节食能快速减重?长期饥饿会导致基础代谢率大幅下降,一旦恢复饮食,体重便会迅速反弹。过度节食还可能引发闭经、脱发、精神萎靡等健康问题。合理的饮食计划应保证每日基础代谢所需热量,通过均衡膳食逐步制造热量缺口,才是可持续的减重之道。
误区三:完全不吃主食?主食是人体主要的供能来源,长期缺乏主食会导致基础代谢下降,引发疲劳、头晕、记忆力减退等问题。减重期间应适量摄入主食,选择糙米、燕麦、全麦面包等粗杂粮,它们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慢,能提供持久饱腹感,稳定血糖。粗细合理搭配,每餐保证适量主食量,既能满足能量需求,又利于控制体重。
误区四:只吃蔬菜水果代餐?蔬菜水果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但仅靠它们代餐是不够的。水果糖分含量不一,过量摄入易导致热量超标;蔬菜则蛋白质、脂肪不足,长期代餐会造成营养失衡。
误区五:迷信“零脂肪”食品?“零脂肪”食品往往添加大量精制碳水化合物以弥补口感,热量并不低。选择食品时应关注配料表与营养成分表,选择低糖、高纤维、高蛋白的天然食物。
误区六:不敢多喝水,担心水肿?正常成年人每日应饮水1500-1700毫升,以白开水为主,少量多次饮用。减重期间,晨起一杯温水能唤醒代谢,饭前半小时喝水增加饱腹感,帮助控制饮食量。
误区七:减重=饿肚子?减重的核心是“吃对食物”,而非饿肚子。优质蛋白质、新鲜蔬菜和水果、粗粮的合理搭配和摄入是减重关键。水产类、大豆及其制品、去皮鸡胸肉、脱脂奶等富含优质蛋白;蔬菜热量低又饱腹;碳水化合物也不能少,但应控制精制糖和白面粉的摄入量。
误区八:烹饪方式随意选?减重过程中,推荐采用蒸、煮、炖等烹饪方式,避免油炸和重口味。调味料和蘸料也应少用或不用糖和油,多用天然香料。
误区九:“外食”人群无法减重?外出就餐时,可选择健康、口味清淡的餐厅,多吃蔬菜、豆类等高纤维食物,避开肥肉、油炸、高油高糖食品和动物内脏。随餐饮品首选矿泉水,点餐遵循“一人一菜”原则。像麻辣烫、关东煮等,选对了也能助力减重。
误区十:少吃一餐能减肥?少吃一顿饭可能导致身体营养不良,影响健康。体重管理应是有规律的三餐,早餐吃好吃“饱”,中餐不能少,晚餐则应以新鲜蔬菜、适当粗粮和低脂优质蛋白质食物为主,严格控制高脂高蛋白质食物和精细米面等高热量食物。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