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10 22:10:11
选择字号:
从实验室到餐桌:破译黄羽肉鸡“基因密码”

 

“无鸡不成宴”,在广东,黄羽肉鸡作为餐桌上的常客,每年消费量高达10亿只以上,稳稳占据全国总消费量的四分之一强。然而,随着消费市场的变化,传统活禽养殖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近年来,冰鲜鸡消费占比持续攀升,从2013年的5%一路跃升至2024年的40%。这一显著变化,反映出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便捷性和品质的追求。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屠宰后胴体外观均一性、食品安全性以及养殖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此背景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与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广东智威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康集团智威公司)开启了深度合作。他们联合培育的“岭南黄鸡5号”配套系,以其卓越的品质、抗病力和市场竞争力脱颖而出,成为黄羽肉鸡种业的标杆。

冰鲜鸡崛起倒逼产业升级

“岭南黄鸡5号”的成功培育,离不开科研团队在实验室里的辛勤付出。他们通过基因测序、遗传改良等技术手段,对黄羽肉鸡的基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破译了其“基因密码”。

岭南黄鸡研究团队。邹文平供图

  ?

“传统黄羽肉鸡因羽色杂乱、屠宰后胴体肤色不均,难以满足冰鲜渠道标准化需求。”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瞿浩表示,“岭南黄鸡5号”通过胴体肤色均一、胡须生物标签等遗传改良技术,不仅肉质鲜美,还让脱毛后的冰鲜鸡外观更易辨识,满足了消费者对“安全好鸡”的需求。

据介绍,“岭南黄鸡5号”品种父母代种鸡体型矮小,因而饲料消耗少、产蛋性能好,全期料蛋比同类品种低4~10%,商品代肉鸡上市体重比同类品种重810%,是目前市场上长速最快的中速麻黄品种,正符合节粮增效、降碳减排的绿色农业要求。

麻黄鸡是我国黄羽肉鸡市场单一消费量最大的中速型黄羽肉鸡品种之一,年上市肉鸡约56亿只。“岭南黄鸡5号”以大体重的麻黄鸡品种为培育目标,集成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全基因组选择、多性状综合遗传评估、种源性疾病净化等多项先进的育种技术和方法。

岭南黄鸡配套系也攻克了性别利用率“困局”。传统黄羽肉鸡因公母生长差异导致养殖效率低下。“岭南黄鸡5号”母鸡6070日龄达1.8千克,适配华南地区“中速型”市场需求;公鸡80日龄突破2.5千克,满足西南“大体型”消费偏好。

“该技术使单性别利用率提升至行业领先的87%,较传统品种增效50%。”瞿浩表示,以“岭南黄鸡5号”配套系为代表的黄羽、黄脚、黄皮公鸡已成为我国云贵川渝等西南区域超过50%市场份额的主导型品种,一改西南市场青脚公鸡独占市场的格局。

攻克行业三大“拦路虎”

“岭南黄鸡5号”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科研力量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的结晶。

一直以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与德康集团智威公司建立了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双方的科研团队围绕黄羽肉鸡育种的核心问题,开展了大量艰苦卓绝的研究工作。

经过多年的努力,先后成功培育出国家审定黄羽肉鸡新配套系I、II、3号。其中,配套系“岭南黄鸡3号”表现尤为突出,种鸡的产蛋量提高了一倍,蛋耗料也降低了近一半,极大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种苗成本。

记者了解到,“岭南黄鸡5号”品种攻克了行业三大核心难题——胴体肤色不均、性别利用率低下、种源疾病隐患,成为我国黄羽肉鸡种业自主创新的里程碑式成果。

在种源疾病防控方面,科研团队在国内首次建立了适用于黄羽肉鸡的种源疾病净化技术,使德康集团智威公司种鸡场的支原体感染率从10%降至0.5%以下,鸡苗质量行业领先。这项技术不仅打破了国际技术壁垒,更让“岭南黄鸡”成为“抗病力强”的代名词,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同时,双方还创新了“保以致用,以用促保”的种质资源保护模式。通过广东惠阳胡须鸡国家级保种场,保存了这一濒危品种,并将其优良基因导入商业育种,培育出“岭南黄鸡”系列的标志性性状。

“岭南黄鸡5号”代公母鸡。邹文平供图

  ?

2024年3月,岭南黄鸡5号配套系新品种(配套系)顺利通过国家畜禽新品种审定。目前,“岭南黄鸡5号”配套系年可推广父母代种鸡100万套,单品种肉鸡年推广量超过1亿只,全国品种市场占有率达到15%左右,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名优“致富鸡”。

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

企业和科研单位联动,是岭南黄鸡育种的关键。

作为广东农业科技创新主力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牵头组建猪禽种业全国重点实验室,是畜禽育种领域3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之一。这其中,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实验室创新基地,充分利用实验室的前沿技术(如表型组测定设备、基因组选择方法),解决了长天龄肉鸡选育、均匀度控制等技术难题。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德康集团智威公司将生产实践中的痛点(如品种同质化、屠宰适应性差)转化为科研课题。双方联合攻关的10余项省级以上项目,累计转化成果超千万元,形成“需求-研发-应用”的闭环创新链。

“岭南黄鸡5号”的成功推广,不仅推动了黄羽肉鸡种业的发展,也为相关产业带来了蓬勃生机。目前,“岭南黄”系列配套系是广东省唯一的肉鸡类主导品种,也是国家农业主导品种,近20年以来一直引领着黄羽肉鸡育种方向。

其良种覆盖至广东、广西、湖南、山东、新疆等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通过产业化平台年推广600多万套父母代种鸡(全国年需要量约3900万套),全国市场占有率达15%,社会出栏商品肉鸡超7亿只,每年对社会贡献产值达175亿元。

在带动农民增收方面,“岭南黄鸡5号”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康集团智威公司在开平、清远等地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集聚饲料加工、冷链物流、食品加工等上下游企业23家,形成年产值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合作农户年均增收4.2万元,相关经验写入广东省乡村振兴白皮书,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范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在长期深厚的合作基础之上,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主导组建了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研发团队和技术体系,通过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高效推动相关成果转化到产业中,技术支撑该公司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成长为行业翘楚。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柔性衣壳影响帕金森病病理蛋白体内传播 科学网2025年3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古代岩石为罗马“小冰期”提供新证据 科学家将手机图像传感器变为反物质相机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