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思辉,郝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8 10:22:21
选择字号:
“三峡南极眼”正式发布

 

4月3日,由三峡大学、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及上海师范大学联合研制的3.2米口径射电/毫米波望远镜“三峡南极眼”正式发布。该望远镜已成功部署于南极中山站并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在南极地区的射电天文观测实现“零的突破”,为探索宇宙奥秘提供了全新视角。

“三峡南极眼”成功部署南极中山站。受访单位供图

  ?

“三峡南极眼”项目自2023年启动,历时两年攻克极地极端环境适应性改造等关键技术,解决了南极强风、超低温对精密仪器的挑战。目前,该望远镜已在中山站开展银河系中性氢和氨分子谱线观测研究,未来还将扩展至射电至低频毫米波段信号的多维度探测,为南极亚毫米波望远镜的研发积累核心技术。

三峡大学党委书记何伟军告诉《中国科学报》,该装置的建成是学校服务国家极地战略的里程碑,彰显了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核心作用。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张毅介绍,“三峡南极眼”突破了南极天文台站建设的技术瓶颈,为我国在南极布局更大型天文设备奠定了基础。

据悉,待望远镜运行稳定后,三峡大学将派遣科研团队赴南极中山站开展实地科考。借助“三峡南极眼”的高精度观测能力,科研人员将深入探究星际物质分布、星系演化等前沿课题,进一步推动我国极地科研与天文事业迈向国际前沿。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迄今最完整植物单细胞图谱问世 “大鱼”潜入1100米深海,点亮一颗星
柔性衣壳影响帕金森病病理蛋白体内传播 科学网2025年3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