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上午,天空澄净。位于北京中关村的中国科学院力学所(以下简称力学所)院内,著名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半身大理石塑像正沐浴在明媚的春光中。郭永怀的“目光”望向东方,与墓碑前的一束束鲜花一起,给人以庄严与神圣之感,陆续有家长带着孩子在这里祭奠。4月4日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正是郭永怀116周年诞辰纪念日,“钱学森科学和教育思想研究会”在这里举行了朴素而有意义的纪念活动。
在“钱学森科学和教育思想研究会”的推动下,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成立了“郭永怀班”,成为全国基础教育领域首个以“两弹一星”元勋命名的班级。此次纪念活动的重头戏之一是陈经纶中学分校学生代表参观位于力学所的钱学森、郭永怀办公室以及力学科普馆,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老一辈科学家的科研生活与工作氛围以及我国科学家在力学领域的艰辛探索与辉煌成就。
活动现场。 主办方供图
?
上午9点半,在力学所的大礼堂,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等多个科研院所的老科学家们与学生代表一起缅怀郭永怀的成长经历以及治学精神。
89岁的陈允明教授,是郭永怀1962年招收的三个研究生之一。他回顾了导师当年的谆谆教诲。“郭永怀对学生要求很严,经常告诫我们,我们回国的目的都是为了报效祖国,你们乃至二、三代科学工作者都要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铺路石,要有思想准备吃苦受累,不要为名利所累。”“郭永怀回国后所做的研究并不是他熟悉的领域,但他刻苦钻研,就是想把中国的力学事业发展起来,他甘愿做铺路石,在指导学生的论文中从不署名。”
音乐剧《爱在天际》的编剧和导演郁百杨教授以讲故事的方式分享了郭永怀从少年到青年的生活成长经历。
郭永怀与李佩伉俪情深的故事已传为佳话。“钱学森科学和思想教育研究会”秘书长李伟格作为李佩晚年最亲近的人分享了其为科学教育事业的创举与奉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立伟以及北京大学教授武际可为到场的学生、老师题写了深情寄语。
纪念活动的高潮部分是来宾和学生来到郭永怀的雕像前,举行庄严的祭奠仪式,向郭永怀、李佩等先辈致以深切的哀思并敬献花篮。现场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颜基义声情并茂,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歌《昔日血与火,今日皆成花》。
据悉,“钱学森科学和教育思想研讨会”每年都会在此时举行郭永怀、李佩的追思活动。近几年来他们编辑翻译出版的图书包括《李佩画册》《郑哲敏院士画册》《周立伟院士画册》《迈向新高度》《冯·卡门传》《郭永怀传》(即将出版)等,举行了多个参观、调研以及进校园的讲座活动,并推动钱学森、郭永怀以及很多老一辈科学家史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