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教授黄翰团队、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凌飞团队与广东省人民医院教授姚学清团队合作,研发出可预测结直肠癌局部切除术后复发风险的人工智能(AI)模型。近日,相关成果发表于《欧洲肿瘤外科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当前,结直肠癌作为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约占所有癌症病例的10%。该AI模型是基于AI的组织病理学图像来预测结直肠癌患者局部切除术后的复发风险预测模型,可基于内窥镜或经肛门手术切除的T1期结直肠癌标本的病理图像,通过对肿瘤组织进行分析,有效预测患者术后复发概率,从而辅助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在实验室条件下,该AI模型的预测准确率高达97.9%。对于高风险患者,模型会建议追加手术,而低风险患者则可避免过度治疗。与现有权威临床指南相比,预计可帮助约34.9%的早期肠癌患者避免接受创伤更大的外科手术治疗,从而提升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这不仅能为医生提供决策指导,也证明了基于组织图像的AI在预测肿瘤行为上具有优秀的性能和潜力。
据介绍,黄翰、凌飞已联合成立AI赋能肿瘤医学研究组,目前正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开展深度合作,致力于开发H&E染色切片的肝细胞癌切除术后复发风险AI预测模型,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针对我国高发的癌症,AI赋能肿瘤医学研究组还将重点突破结直肠癌、肝细胞癌及非小细胞癌等AI预测模型研发。着力开发智能肿瘤治疗方案生成系统,通过整合多模态病例数据,实现不同癌症的个性化复发风险评估与精准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华南理工大学自2022年起,设立交叉学科研究项目。多年来持续强化交叉学科战略布局,支持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研究,重点推进“AI与大数据+生命科学新兴领域建设”,着力培育复合型交叉学科人才。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ejso.2025.109717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