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惠钰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4/2 17:14:00
选择字号:
2025国际可再生能源供热技术大会召开

 

3月29日至30日,由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国家光热联盟)主办、以“绿色热能?驱动未来”为主题的“2025国际可再生能源供热技术大会”在河北邯郸召开。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何雅玲表示,热能是全球建筑和工业等能源需求的重要驱动力,供热领域在清洁能源转型中至关重要。未来,一是要加快在造纸、印染、食品加工等领域推广可再生能源中低温热利用;二是要加快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三是要在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地区及有稳定热水需求的建筑中积极推广太阳能热应用;四是要因地制宜推进地热能、空气源热泵和集中式生物质能等供热制冷应用,五是因地制宜推进乡镇集中供热,优先利用地热能、太阳能等供暖等。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乔勇表示,应充分认识发展可再生能源供暖对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性。我国热需求量大,利用可再生能源供暖是我国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合理控制碳排放总量的迫切需求。可再生能源供暖市场潜力大,发展空间大,然而,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供暖规模占总供暖规模比例依然较低,离规模化应用还有较大差距,全行业还需要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

本届大会选址在邯郸鲲乐湾国际旅游度假区,这是国际首个大规模光热新能源与文旅融合的项目。邯郸市政府副市长苏艳华表示,鲲乐湾项目作为全国首家采用光热新能源技术大规模应用于文旅产业的项目,不仅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次创新性的场景应用尝试,更是邯郸市推动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引领示范。

据介绍,鲲乐湾项目总占地面积约900亩,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由邯郸市产投集团子公司邯郸建旭新能源有限公司承建。11.4万平方米槽式集热场、12个5000立方米储热箱、2个2300立方米乙二醇储冷箱等,通过清洁能源转化技术,实现了制冷、制热、制冰、制雪,满足了园区约97%的供能需求,成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动样本。与使用传统能源相比,每年节约用电1.1亿度以上,年减排二氧化碳3.8万吨以上。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给宋代古船请来现代“医生” 可控飞行的最小无线机器人问世
胶原蛋白如何“钉”在一起 中国科学家提出捕捉透镜引力波的新方法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