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们女性科技工作者,有着坚韧的毅力和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乔旦,怀揣着对材料化学的热爱与执着,扎根祖国西部,在高端装备润滑材料创制的科研道路上默默耕耘。
她坚信“越努力越幸运”,这不仅是她的人生格言,更是她科研生涯的真实写照。
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实验室里,她度过了无数个日夜,专注于摩擦化学与润滑材料的研究。每一次实验的失败与成功,都是她前进的基石。正是这种对细节的执着和对自我要求的严格,让她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乔旦在实验室。受访者本人供图。
?
夯实基础,展现科研能力
乔旦出生在山东定陶的一个农村家庭,自幼受从医父亲的熏陶和影响,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因为对材料化学的热爱和天赋,本科毕业后决定继续深造。乔旦对中国科学院坚定不移的向往,让她毅然决然地报考了化学类研究为主的兰州化物所。
刚到兰州化物所的第二年,她作为学生第一次参加了全国摩擦学大会。虽然当时她的课题研究时间不长,成果也不充分,但导师鼓励她出去交流。导师的这种包容心态对她影响深远,也让她下定决心要做高端装备能用的润滑材料研究。
润滑材料在飞机的众多部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发动机、起落架、舱门、尾翼以及液压系统等部位,都离不开高性能润滑材料的支持。
2012年,作为学生的她参加了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国产大飞机C919做全方位润滑材料性能测试评价。
“这些材料的性能直接关系到飞机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乔旦解释道,所以对润滑材料进行严格的性能测试评价,是确保国产大飞机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当然这次任务对于乔旦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当时她从事科研工作的时间还不长,对于成品润滑油油脂的全分析工作几乎是从零开始。
但是对于善于学习的她来说,面对十几种材料近百余项的性能测试评价工作,她决定从最基础的学起,一步步攻克难题。
“通过这次科研任务,我几乎全面掌握了润滑油脂方面关键性能测试评价的技术。这也为我后续研制新的润滑优质材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乔旦说。这个过程不仅考验了她的专业能力,更是对她毅力和责任心的极大挑战。
这次测试经历,不仅对国产大飞机的研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也对她个人的科研生涯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往后的实际应用中,她能够根据材料的应用场景和性能要求进行针对性设计,提高润滑剂的适用性和可靠性,为后续在摩擦学机理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的突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攻坚克难,为大国重器护航
2014年,乔旦的身份发生了转变,博士毕业后决定留所继续从事科研工作,从学生成长为了一名科技工作者。她也正式开始了空天特种润滑油脂的创制和工程化应用研究工作。
为我国的一款重要飞行器研制高性能润滑剂是她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乔旦和她的团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丝杠的润滑可靠性对飞行器的飞行平稳和操控性至关重要,但其工作环境却异常复杂。乔旦在团队负责人的指导下不畏艰难险阻,尽管晕车严重,还是前后奔赴某地近20次,进行方案的讨论交流、材料的研制和性能的验证。
最终,突破低温高承载的关键技术,成功研制出了满足需求的润滑剂,并将该高性能润滑材料推广应用到了其他高端装备中,乔旦感受到了这份沉甸且光荣的工作带给她的喜悦与鼓励,更有责任继续奉献在空天领域的润滑事业中。
坚定信心,打破国外垄断
2017年,乔旦和她的团队遇到了新的难题,乔旦回忆道:“我们自己研制的空间润滑油脂装在轴承上,时间一长就结块,空间部件运转会很吃力。但是国外的润滑油脂却没有这个问题,长时间运转后依然很丝滑。由于国外技术封锁,当时团队就坚定一定要攻克这一难题。”
在分析进口润滑油脂时,乔旦敏锐地捕捉到溶剂中漂浮着一层极少的类似薄膜的物质。凭借已有的经验和科研敏感性,她判断这可能是一种特殊的添加剂。乔旦对这一极少量的“杂质”进行了准确的分析,但是结果让团队出乎意料,因为此类添加剂在国内润滑脂研究领域的应用并不常见。
乔旦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与团队负责人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推测其可能具有防腐、抗氧化及防止润滑脂结块等作用。
“这一重要发现为我们团队同类型润滑材料的研制工作指明了方向。”乔旦说。
基于此,团队开始了该类添加剂在空间润滑油脂中的性能研究工作,经过多次实验,优化出润滑脂的最佳结构组成和黄金比例,最终成功研制出适用于我国空间润滑领域的高性能润滑材料。这一突破不仅解决了润滑脂在轴承中的结块问题,同时润滑材料整体性能较进口材料提升数倍,摆脱对国外该润滑技术的依赖,实现了该类润滑材料与技术的自主可控,为航天、航空等高精尖领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如今,乔旦研究员入选了国家级青年人才,并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在十多年的坚守工作中,她在团队负责人的指导下研制了多种润滑油脂材料并获得了成功应用,为我国空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高效的润滑保障技术。她深知自己的成长离不开老一辈科学家的指导和研究所的培养,因此她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机遇。“兰州已经成了我的第二个故乡,我将继续扎根西部,因为这里有我的梦想,继续为国家的科研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乔旦笑着说道。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