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3/31 20:47:59
选择字号:
中国重症肌无力诊疗迈入精准治疗时代

 

“相较于其他罕见病,重症肌无力的诊断相对明确,通过积极且规范的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然而,病情控制住并不等同于生活质量的全面恢复,尤其是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MuSK)抗体阳性患者群体,目前尚缺乏正式获批的靶向治疗药物,凸显出临床对创新药物的迫切需求。”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中国重症肌无力协作组组长赵重波教授表示。

利好的消息是,3月31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了优时比(UCB)自研生物制剂罗泽利昔珠单抗注射液的上市申请。该注射液与常规治疗药物联合用于治疗乙酰胆碱受体(AChR)或肌肉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MuSK)抗体阳性的成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患者。

“罗泽利昔珠单抗注射液被批准上市,不仅填补了MuSK抗体阳性患者靶向治疗的空白,更为重症肌无力患者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治疗选择,这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促进其回归正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赵重波说。

作为全球首个且唯一同时覆盖AChR阳性和MuSK阳性gMG的新生儿Fc受体(FcRn)拮抗剂,此次获批不仅为AChR阳性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更突破了目前国内MuSK阳性患者长期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困境,推动中国重症肌无力诊疗迈入精准治疗新时代。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罕见疾病,引起明显的肌无力、疲劳等症状,导致言语、行动、呼吸等身体功能受限,或合并胸腺瘤;病情反复、进展迅速,疾病加重至肌无力危象(累及呼吸肌导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数据统计显示,在我国,重症肌无力年发病率为0.68/10万,85%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其中AChR阳性和MuSK阳性为两种主要亚型,占比分别约为85%和8%。MuSK阳性患者往往临床表现更重,存在更高的危急重症风险。30岁左右和50岁左右呈现发病双峰。

现阶段,重症肌无力的治疗目标是达到微小状态(MMS)或者更好、治疗相关副作用 ≤1级。罗泽利昔珠单抗注射液作为目前唯一基于免疫球蛋白G(IgG)亚型4开发的创新单克隆抗体药物,能够靶向清除致病性IgG抗体,进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预后,恢复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此外,在改善患者的长期治疗体验方面也实现突破性进展,其采用皮下注射,单次治疗仅需6分钟起,为患者的疾病管理带来更大的便利。

2023年发表于Lancet Neurology的关键Ⅲ期MycarinG试验结果显示,罗泽利昔珠单抗注射液在AChR阳性和MuSK阳性 gMG患者中展示了显著的临床获益以及良好的安全性。在所有随机分组至罗泽利昔珠单抗注射液治疗组的患者中,治疗一周后,症状快速缓解,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明显提升。

优时比中国总经理马雅君表示,随着罗泽利昔珠单抗注射液在中国的获批,优时比在中国正式展开罕见病领域的布局,致力于为医生提供更多有力武器帮助有需要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让更多的患者和家庭重拾有质量的生活,助力中国罕见病诊疗水平的持续提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胶原蛋白如何“钉”在一起 中国科学家提出捕捉透镜引力波的新方法
科学家撰文探讨甲醇制烯烃领域相关发展 新型双金属协同催化体系助力多相催化加氢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