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婉婷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3/31 18:07:23
选择字号:
第二届原子级制造论坛在京举办

 

3月30日,第二届原子级制造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智汇原子级制造,塑造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和南京原子制造研究所共同主办。

第二届原子级制造论坛主会场。论坛主办方供图


原子级制造是操控原子及其聚集体、最终形成产品的技术,以“精准操控原子及原子基元、制造性能逼近极限的‘完美’产品”的独特优势,已成为我国极具技术挑战性、产业创新性、国际战略性和经济带动性的未来产业,是我国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战略选择。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周琪指出,原子级制造作为极小尺度、极高精度的前沿技术,是基础研究的重要方向,是技术突破的关键领域,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高鸿钧、清华大学教授路新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广宇分别以《原子/分子操纵:构造与物性》《原子级化学机械抛光理论、技术与装备产业化》和《二维世界的原子级制造》为题作报告。

本次论坛还设六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从科学基础、设计软件、加工工艺与装备、构筑工艺与装备、测量技术与仪器、产业基础保障体系方面进行讨论,总计开展超过120场报告。论坛还发布了原子级制造关联科学技术体系、《原子层沉积技术与应用》,以及2024年度原子级制造十大重大事件。

由张广宇带领团队完成的“二维金属的原子级制造”被评为2024年原子级制造十大重大事件之一。原子级制造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途径,尤其在高端制造业,以及国家军事国防方面,有诸多应用场景。张广宇介绍,“二维金属是一个‘新赛道’,对于解决信息微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器件材料的减重问题格外重要。”

我国正积极把握历史机遇,全力推动原子级制造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加速原子级制造产业化进程。张广宇表示,如今,在原子级制造领域,国内外发展基本同步,且国内有超越的态势。未来期望在精度、尺寸、集成度方面突破现有的技术瓶颈,逐渐形成原子级制造产业生态,做“塔尖儿”上的高端研发。

圆桌讨论环节,院士专家探讨了原子级制造在光学仪器精准观测、芯片器件精度、摩擦润滑性能、扫描探针技术等方向的应用场景,并围绕技术、人才、产业等方面建言献策,助力我国原子级制造加速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北京市、江苏省南京市相关部门,有关院士专家以及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等600余人参加了本届论坛。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胶原蛋白如何“钉”在一起 中国科学家提出捕捉透镜引力波的新方法
科学家撰文探讨甲醇制烯烃领域相关发展 新型双金属协同催化体系助力多相催化加氢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