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3/28 13:34:12
选择字号:
新系统让POP手术从“经验主导”迈进“数据量化”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学系主任朱兰、普通妇科中心主任孙智晶团队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的盆底手术智能决策辅助系统成果发表在Npj Digital Medicine。据悉,该系统能综合考虑手术疗效、风险、成本、复杂度与患者需求等,智能推荐透明、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其盆腔器官脱垂(POP)手术决策准确率比肩国内顶尖盆底专家。

POP手术方案选择过程复杂,传统方法高度依赖专家经验。研究团队在孙智晶主任医师承担的北京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下,基于北京协和医院近20年积累的手术及随访数据库的丰富信息及多中心外部验证信息,成功开发了盆底手术智能决策辅助系统,让复杂手术决策实现了从“经验主导”向“数据量化”的迈进。

基于全国多家三甲医院超1200例POP患者数据的验证研究显示,该系统的综合最优推荐准确率为62%,可与国内顶尖盆底专家的推荐准确率媲美。综合前三推荐准确率高达92%,显著优于普通专科医生(81%)和未受专科培训的基层医生(61%)。

研究人员表示,该系统构建了多维度量化的手术特征图谱,涵盖疗效、风险、成本、复杂度及患者偏好五大核心维度。基于临床数据学习医生决策偏好,实时调整各维度权重,实现动态个性化推荐,支持“一患一策”。并且,该系统的跨医院验证性能波动小于2%。

患者安全是智能手术决策系统开发的基石。为此,研究团队克服传统机器学习模型的“黑箱预测”弊端,开发了逻辑透明、可解释的盆底手术智能决策辅助系统。该系统推荐结果时会附带量化依据,直观展示“为何选A而非B”,助力医患高效沟通。在应用试验中,妇科盆底专家、普通妇科盆底医生和未接受盆底专科培训的基层医生对系统推荐结果的接受率分别为49%、81%和97%。

据介绍,该系统目前已被纳入最常见的POP手术方案进行初步探索,未来还可纳入更多新术式或组合术式,支持其他疾病或更复杂的治疗决策场景。该系统还需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根据大规模循证证据,进一步提升有效性和风险控制性能。

研究人员提示,该系统仅作为辅助决策助手,需要医生做最终决策。虽然该系统有助于医患沟通,但仍需结合具体情况医患共同决策。

据悉,为助力基层医疗,研究团队已免费在线开放了该系统。基层医生面对盆腔器官脱垂手术决策时,直接访问网页即可使用一键式推荐、动态交互、知识库联动等功能,在系统辅助下作出更优、更个体化的决策,以帮助更多患者享受到精准、科学的医疗服务。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746-025-01509-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新型双金属协同催化体系助力多相催化加氢 摄影师助攻科学家解析“闪电烟花”
2024年全球气候多项指标创下惊人纪录 地球自转能产生能量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