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王殳凹、王亚星研究成果“高能量转化效率锕系辐射光伏微核电池的创制”入选。
微型核电池因持久稳定的电力供应特性,在极端环境和长期运作需求中具有独特优势。锕系核素因其长半衰期和高衰变能,成为该类电池的理想“燃料”。然而,传统的微型核电池设计中严重的自吸收阻碍了锕系核素衰变能的高效转换。
王殳凹、王亚星和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湘潭大学欧阳晓平等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结型能量转换器”的锕系微型核电池架构,实现了锕系核素与能量转换单元的分子级耦合,大幅削减了自吸收效应,使衰变能转化效率提升了8000倍。该研究结合光伏电池技术将辐射自发光转化为电力输出,开发出新型锕系辐射光伏核电池,达到了此类电池最高的能量转换效率。该研究为高效微型核电池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放射性废物的高值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结果于2024年9月18日发表于《自然》。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