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教授张宏冰团队在Theranostics杂志发表了有关肝癌研究的最新成果。研究揭示了β-连环蛋白突变通过双重调控肌动蛋白解聚因子CFL1驱动巨胞饮作用,促进肝癌发生发展,并筛选出mTOR抑制剂OSI-027,将“促癌机制”转化为“致死靶点”,选择性杀伤β-连环蛋白高活性肝癌细胞,是合成致死治疗肝癌的新策略。
数据显示,全球一半的肝癌在中国,肝癌是中国发病率第三、死亡率第二的恶性肿瘤,多数患者被确诊时已是肝癌晚期,错过外科手术时机,临床上也缺乏有效治疗手段。CTNNB1基因(编码β-连环蛋白)是肝癌中突变率最高的原癌基因,但目前没有特异性靶向药物。
研究团队发现,β-连环蛋白突变通过“转录调控+蛋白互作”双重机制激活肿瘤细胞巨胞饮,使肿瘤细胞通过巨胞饮大量摄取营养物质,加速增殖并逃避传统治疗压力。
随后,研究团队提出利用“合成致死”策略——针对β-连环蛋白突变肿瘤特有的巨胞饮依赖性,筛选出mTOR抑制剂OSI-027作为靶向药物,通过在β-连环蛋白突变型肿瘤细胞中进一步激活巨胞饮,诱导细胞极端空泡化并触发“巨泡式死亡”(一种非凋亡性程序化死亡),清除肝癌组织。
研究人员表示,该研究不仅揭示了β-连环蛋白突变促进肝癌的关键机制,更通过“合成致死”策略将肿瘤依赖的生存机制转化为致命弱点,为开发靶向肝癌的药物提供了依据。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7150/thno.104283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