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福建厦门,碧海蓝天之间,一项壮观的工程完成吊装。起重船“二航卓越”号稳稳地吊起一个重达3000吨的庞然大物——厦金大桥(厦门段)的首个预制墩台,缓缓降落在海上桩基之上。随着吊臂的缓缓放下,墩台与海上桩基实现了毫米级的精准对接。厦金大桥(厦门段)首个预制墩台吊装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跨海桥梁工程正式迈入“陆造海装”的智能时代。
厦金大桥(厦门段)首件预制墩台吊装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
过去建桥是“大海绣花”,现在则是“工厂造零件,海上组航母”。厦金大桥(厦门段)项目由厦门路桥工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建设,路线全长约19.62公里。全线共85个墩台(187个构件),均在墩台预制厂预制,再拖带至海上施工现场进行吊装。首次吊装的墩台为刘五店航道桥东侧非通航孔桥墩台,长18米、宽13.8米、高13.4米,体积庞大,重量惊人。
为攻克墩台运输与吊装技术难题,让3000吨重墩台“严丝合缝”,厦门路桥工程公司联合施工单位中交一航局组建项目团队,利用BIM虚拟建造技术,在虚拟环境中模拟生产过程,研发并应用了“高精度构件匹配预制”、“混凝土裂缝控制”等技术,实现了装配式墩台预制毫米级精度控制。
同时还引入数字化施工技术,应用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手段进行预制工艺提升和管理模式迭代升级,为后续海上大规模预制墩台连续安装作业提供了标准化技术示范。
在智能运输方面,团队研发了大型智能化装运平台,并采用“4000T纵移斜船架+液压顶推台车”组合工艺,将墩台精准移送至半潜驳船。同时,联合海事部门完成跨漳厦三航道风险评估,确保了海上运输的安全。
在智能吊装方面,项目启用了国内最大的双臂架变幅式起重船“二航卓越”,并搭载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实时监测风、浪、流等环境参数。通过全参数复核预制构件、设备全面检测调试,以及高精度传感器实时监控,构建起立体化安全保障体系。
在智能定位方面,团队首创了特大预制墩台智能调位系统,将传统人工调整升级为“海上数字大脑”自动纠偏,成功破解了浪涌扰动下千吨级构件的动态定位难题,实现了“毫米级误差,一次性精准落位”,吊装精度与效率较传统工艺大幅提升。
作为国家两岸融合发展战略的关键工程,厦金大桥不仅是一座跨海通道,更承载着“同城生活圈”的愿景。项目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与翔安机场、厦金航线共同构建起对台海陆空立体交通新格局,对福建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