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最新研究显示,自2011年以来,欧洲人口预期寿命的增长速度大幅放缓。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和肥胖等因素,以及新冠疫情的影响是导致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柳叶刀公共卫生》。
“这意味着,我们可能无法像过去那样期待比父母或祖父母活得更久,相反,可能面临更早离世的风险。”研究团队负责人、东英吉利大学诺里奇医学院的教授Nick Steel直言。
研究团队分析了来自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21年数据库的信息,该数据库整合了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12000名研究人员的工作成果。研究比较了1990-2011年、2011-2019年和2019-2021年三个时期欧洲20个国家和地区的预期寿命变化、死亡原因和人群风险因素暴露情况。
数据显示,从1990年到2011年,得益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率的持续下降,欧洲各国人口预期寿命年均增长0.23年。但这一增长趋势从2011年开始放缓,2011-2019年间预期寿命年均增长降至0.15年。2019-2021年,受新冠疫情影响,预期寿命不仅停止增长,反而年均下降0.18年。
各国之间的变化也呈显著差异,英格兰地区的情况尤为严峻。从1990-2011年的年均增长0.25年,降至2011-2019年的0.07年,2019-2021年期间更出现年均下降0.60年的降幅,成为降幅最大的地区之一。相比之下,挪威、冰岛、瑞典、丹麦和比利时等国表现较好。这些国家在2011年后不仅维持了预期寿命的稳定增长,甚至在疫情期间仍实现小幅上升。
研究人员认为,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成为预期寿命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2011年之后,几乎所有国家的主要健康风险因素,如肥胖、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要么在增加,要么停止改善。尽管治疗高胆固醇和高血压的方法不断进步,但这些努力仍然难以抵消肥胖和不良饮食带来的负面影响。”Steel解释说,表现较好的国家多采取了积极的预防措施。例如,挪威自1922年就开始实施糖税政策,并在20世纪80年代就着手与食品行业合作降低食品含盐量,通过长期坚持的公共卫生政策有效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
尽管预期寿命增长放缓,但研究人员认为,人类尚未触及生物学上的寿命极限。“在许多国家,老年人的预期寿命仍在提高,这表明我们尚未达到自然寿命的上限。”Steel表示,“预期寿命的变化主要反映的是年轻人群的死亡率,在降低有害风险、预防早逝方面,我们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基于研究发现,研究团队建议各国政府应采取更有力的公共卫生政策,以降低包括肥胖、不良饮食和缺乏运动在内的主要健康风险因素,从而改善人群长期健康状况。欧洲环境与人类健康中心的教授John Newton对此评论到:“这些结果令人担忧,尤其是在英国。但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希望,因为研究表明,如果能够持续改善关键风险因素,就能够有效降低主要疾病的威胁。”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16/S2468-2667(25)00009-X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