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记者从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获悉,该所教授殷福星领衔的高性能阻尼合金科研团队,联合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的可靠性与装备技术中心,采用自主开发的高阻尼锰铜基合金制备了高效减振部件,助力海洋石油116号FPSO(浮式储卸一体化装置)燃气压缩机橇减振。
据介绍,自2008年海洋石油116号FPSO正式投入运营以来,其配套为透平发电机供给压缩燃气的压缩机长期面临振动水平偏高的问题。持续性的高振动不仅严重威胁着压缩机、管线及其它附属设备的结构完整性,更潜藏着引发设备紧急停机及天然气泄漏等安全事故的风险。
针对该振动问题,研究人员通过现场深入调研、全面测试分析、先进数值模拟、创新方案设计、缩比模型实证及减振施工优化于一体的技术攻关。在压缩机系统动态特性仿真与优化的基础上,他们依据详尽的测试数据与仿真结果,采用自主开发的高阻尼锰铜基合金制备了高效减振部件,并进行了严格的减振效果实地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减振效果明显,压缩机本体振动烈度平均降幅超过20%,压缩机支架平均降幅超过40%,管线和仪表平均降幅超过50%,超额达成了既定的项目指标。
据了解,高性能阻尼合金科研团队负责高性能锰铜阻尼合金性能优化和部件制备,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负责减振结构方案设计和实施。该项目有效结合了材料减振与结构减振的协同应用,证明了将高阻尼锰铜合金应用于机械系统的可行性与高效性,实现了该前沿新材料在海洋平台的首次成功应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