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季敬杰 来源:澎湃新闻 发布时间:2025/2/17 21:17:00
选择字号:
青少年能不能“轻断食”?新研究揭示其潜在健康风险

 

在老年和中年小鼠中,长期禁食继续展现出对代谢的积极影响,如改善葡萄糖耐受性和胰岛素敏感性。但在青年小鼠中,长期禁食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身体在摄入葡萄糖后,血糖会升高,随后胰岛素分泌,将血糖拉回正常水平,形成稳态。以往的研究表明,间歇性禁食能够提升这一代谢过程的效率。

“轻断食”是指只在特定时间吃东西的饮食策略,比如一天中只在固定的8小时内进食,或者一星期有两天不吃饭。科学家们发现,很多“轻断食”方法不仅能帮助人们控制体重,还对控制血糖、血压和促进新陈代谢有很多好处,甚至与长寿有关。

随着“轻断食”的流行,很多有肥胖问题的青少年也可能被建议采用这种饮食方式。但近日一项研究通过小鼠实验发现,这种间歇性禁食方式虽然有诸多好处,但对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个体来说,可能存在意想不到的健康风险。

该研究将发表在2025年2月25日(日期核实)的《细胞·报告》(Cell Reports)杂志上,现已于网络开放阅读,作者是来自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医院等机构的一支研究团队。研究发现,长期间歇性禁食会破坏年轻小鼠胰岛β细胞的发育,反而增加了罹患糖尿病的风险。

“尽管有证据表明间歇性禁食对代谢健康有益,但这些益处是否适用于所有生命阶段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大多数研究在成人或中老年小鼠中进行,因为这些对象的疾病风险更高,而我们关于间歇性对年轻人群影响的知识仍然有限。”作者们在研究中提到,“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调查了年龄对间歇性禁食导致的葡萄糖稳态改善的影响。”

身体在摄入葡萄糖后,血糖会升高,随后胰岛素分泌,将血糖拉回正常水平,形成稳态。以往的研究表明,间歇性禁食能够提升这一代谢过程的效率。

  ?

研究团队将小鼠分为三个年龄段:青年(2个月大)、中年(8个月大)和老年(18个月大),并分别进行短期(5周)和长期(10周)的间歇性禁食实验。研究人员通过动态葡萄糖耐受性测试(GTT)、胰岛素耐受性测试(ITT)、免疫荧光染色以及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等多种方法,全面评估了间歇性禁食对小鼠代谢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机体对葡萄糖的处理能力(葡萄糖耐受性)和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效率(胰岛素耐受性)的高低共同反映了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的状态。研究发现,短期间歇性禁食对所有年龄段的小鼠均具有代谢益处。具体表现为葡萄糖耐受性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显著改善,且这些益处与体重变化无关。这一结果与以往的研究一致,进一步证实了短期禁食对代谢健康的积极影响。

然而,当研究聚焦于长期禁食时,情况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在老年和中年小鼠中,长期禁食继续展现出对代谢的积极影响,如改善葡萄糖耐受性和胰岛素敏感性。但在青年小鼠中,长期禁食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

研究显示,长期禁食的青年小鼠在高葡萄糖刺激下的胰岛素分泌显著减少,表明其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进一步的胰岛数量和胰岛素含量检测也证实了这一点:长期禁食的青年小鼠胰岛数量减少,胰岛素含量降低。

胰岛β细胞负责产生胰岛素,对调节血糖水平至关重要,它的功能障碍与2型糖尿病和1型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人员发现长期禁食的青年小鼠β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下降。这说明长期禁食不仅影响了胰岛β细胞的功能,还可能抑制了其正常的生长和更新。

“在某个阶段,青春期小鼠的细胞停止发育,产生的胰岛素减少,”该文作者之一彼得·韦伯(Peter Weber)在媒体发布会上表示,“而老年小鼠的β细胞在禁食开始前已经成熟,因此未受影响。”

为了深入探究这一现象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对不同年龄段小鼠的胰岛细胞进行了单细胞RNA测序。结果发现,长期禁食的青年小鼠胰岛β细胞的成熟和功能相关基因表达显著下调,包括Mafa、Nkx6-1、Slc2a2和Ins1等关键基因。这些基因在葡萄糖转运、胰岛素合成和分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研究证实,间歇性禁食对成年人有益,但对儿童和青少年可能带来风险。”作者们写道。“在饮食实践中采取量身定制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自2000年以来,全球冰川缩小了5%以上 “天关”卫星捕捉到罕见的X射线双星系统
中老年脉冲星的“尾巴”不一般 王齐华:怀国之大者,守润滑初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