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研究员葛学军团队联合国内外科研团队开展了针对中国绢蒿亚属的系统性研究。近日,相关成果以专著形式发表于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植物类群》(Phytotaxa)。
新球序绢蒿(Artemisia neolehmanniana G.Z. Jin)的墨线图(刘运笑绘画)。A:植株,B1:外苞片(内侧),B2:外苞片(外侧),C1:中苞片(内侧),C2:中苞片(外侧),D:下部叶,E:叶毛被,F:头状花序,G:两性花,F:两性花(纵切)。研究团队供图
?
蒿属绢蒿亚属是菊科春黄菊族中最具多样性的类群之一。该亚属主要分布于中亚及我国西北的干旱、寒冷的高山和荒漠地区,具有良好的耐旱、耐寒及抗盐碱特性,能以其独特的适应性、药用价值、生态功能和遗传多样性为科学研究和植物资源利用提供丰富的材料。然而,由于历史上在文献和标本考证方面不足,性状观察不够全面与深入,且受限于野外调查的困难,导致我国该亚属存在名实不符、物种界定模糊等诸多亟待解决的分类学问题。
新球序绢蒿(Artemisia neolehmanniana G.Z. Jin)。A:野外植株,B:生境,C:叶片(从上到下: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D:复合花序。研究团队供图
?
该专著详细介绍了绢蒿亚属的分类历史、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分类处理方面,主要包括描述了一个新种Artemisia neolehmanniana,提出了两个新组合,并将九个绢蒿亚属物种从中国植物区系中剔除,最终确认我国有绢蒿亚属29种。此外,专著为每个物种提供了详细的异名引证、形态描述、物候、生境、地理分布和海拔信息,及分类学评述等方面的信息。
为了增强该专著的科学性与实用性,该专著还为每个物种提供了模式照片和地理分布图,并为大多数物种配备了精美的野外形态照片及解剖图。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646/phytotaxa.686.1.1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