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英剑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2/11 9:22:44
选择字号:
特朗普“兴师问罪”,美教育部命运“凶多吉少”

 

郭英剑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

  ?

自当地时间1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二度入主白宫至今,已经过去了三周时间。其间,他签署了多个行政命令,旨在迅速推进其当初的竞选承诺。在去年年底本专栏的最后一篇文章中,我曾说到,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多次强调其保守主义教育政策,包括作出废除联邦教育部的大胆承诺。上任后,他没有忘记此前的竞选承诺,提出要向美国教育部“兴师问罪”。

“你要把工作做好,目标是让你失业”

据美国媒体2月4日报道,特朗普政府已起草行政命令,以启动裁撤联邦教育部的程序,并且将进一步推动国会通过立法关闭教育部。

特朗普曾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开宣布,他要关闭联邦教育部,并且对自己提名的教育部部长琳达·麦克马洪说:“我希望你把工作做好,(但目标是)要让你失业。”

按照特朗普的说法,“联邦教育部的花费位居世界之首,但我们的学校排名却在世界上垫底。我们应做的是让各州管理学校,充分相信学校在各方面的选择权”。

2月5日,获得特朗普授命的美国政府效率部负责人埃隆·马斯克在转发一则美国教育部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统计数据后,尖锐地指出:“教育部自诞生以来花费巨大,但收效甚微!”

美教育部的前世今生

美国联邦教育部的发展曾经历多个阶段,其成立和演变过程受到美国政府对教育政策、联邦与地方政府的权力分配,以及社会经济需求的深刻影响。

在建国初期,美国的教育主要由各州和地方政府负责,联邦政府在教育领域的介入极为有限,但一些早期的政策和法律也为联邦政府日后的教育管理奠定了基础。19世纪初期,美国公共教育体系形成,许多州建立了公立学校体系,但教育主要还是由地方政府和宗教机构资助,联邦政府仍基本保持不干预的态度。

美国内战结束后,教育改革成为重要议题之一。1867年,时任美国总统安德鲁·约翰逊签署法案,设立联邦教育事务局。作为一个独立机构,联邦教育事务局负责收集和传播教育数据,并提供教育政策建议。但该机构的权力较小,主要任务是提供数据支持,而非直接管理或资助学校。1869年,联邦教育事务局被降级,归入内政部,其职能仅限于提供教育统计数据和建议。

1939年,教育事务局被并入联邦安全署,教育与社会福利、公共卫生等事务归同一机构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高等教育开始扩张。《1944年退伍军人权利法案》为二战退伍军人获得大学资助提供法律支持,大幅提高了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并推动了战后美国大学体系的扩展。1946年的《国家学校午餐法》提出以联邦资金支持学校营养午餐计划实施,该法案标志着联邦政府在基础教育方面的参与度进一步提高。

美苏冷战时期,美国政府开始意识到教育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1958年,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签署《国家国防教育法》,以提供联邦资助的方式,改善科学、数学、外语教育并支持研究生项目。1965年,《高等教育法》出炉。该法案旨在增加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持,包括提供大学助学金和贷款,以增加大学入学机会。同时,由于联邦政府在教育领域的参与度逐渐深入,教育事务局于1965年被恢复并升格为联邦教育事务署,隶属于卫生、教育和福利部。

1979年,时任总统吉米·卡特签署《教育部组织法案》,将教育事务从卫生、教育和福利部拆分出来,成立独立的美国联邦教育部。当时美国政府之所以要成立教育部,主要是出于以下原因:促进全国教育政策的协调;监督联邦教育经费的分配和使用;研究并推广最佳教育实践;保障教育公平,特别是对少数族裔、低收入家庭和特殊教育学生的支持等。

然而时隔不久,在上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执政时期就曾试图废除教育部,因为里根认为教育应由各州管理,而非联邦政府干预。但教育部最终被保留,只是预算被削减。

时间进入21世纪,有两个教育法案对美国教育及其管理有持续的影响。一个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目的是加强对学生学业表现的测评,要求各州建立严格的考试标准;另一个是《每个学生成功法案》,目的是减少联邦对教育的直接干预,赋予各州更大自主权。

时至今日,美国的联邦教育部主要负责制定全国教育政策并监督其执行,特别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资金支持与相关政策监管。

为何教育部屡遭抨击

事实上,自联邦教育部成立以来,该机构就备受批评。其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违反“地方控制教育”原则。许多保守派人士认为,教育应该由地方政府和家庭决定,联邦政府不应干预。美国共和党长期主张“削减联邦政府权力”,认为教育部过度干涉州权,违反了宪法精神。

其次,效率低下、官僚化严重。批评者认为,教育部花费了大量预算,却没有显著改善教育质量。比如2001年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实施后,就有人批评其导致了教学过度依赖考试的后果;而奥巴马执政时期出台的《每个学生成功法案》则被认为执行不力。

再次,意识形态之争。教育涉及诸多敏感议题,如种族平等、性别教育、性别认同、历史课程内容等,联邦教育部的政策往往受到不同政治派别的攻击。比如,共和党人反对批判性种族理论,民主党人则认为需要加强多元化教育。这些冲突导致教育部在制定相关规定时左右为难。

最后,预算问题。自成立以来,教育部的预算不断增长,但美国教育质量仍面临挑战,尤其是K-12教育在国际排名上相对较低。对此,批评者认为教育部并未有效管理资金,导致浪费和低效。

需要指出的是,与我国的教育模式不同,美国的联邦教育部与各州的教育部门之间并不存在上下级的领导关系,而是一种合作和资金支持的关系。

总的来说,州政府主导教育。美国的教育体系高度去中心化,宪法并未赋予联邦政府直接管理学校的权力,教育事务主要由各州和地方学区负责。因此,每个州都有自己的教育部(或教育署),负责制定课程标准、教师资格认证、学校评估、预算分配等事务。

联邦教育部的作用则在于资金支持、政策制定与监督、宏观指导等。在资金支持方面,联邦教育部通过立法向州政府和学校提供财政支持,特别是帮助低收入家庭、特殊教育群体和提供高等教育助学金支持。在政策制定与监督方面,联邦教育部设定一些全国性政策目标,但执行权仍在各州手中。联邦政府重视数据收集与分析,监测各州教育系统的运行情况,收集数据用于政策制定。

很显然,在现实操作层面,两者肯定存在着权力冲突。但总体而言,由于州政府在教育方面具有宪法赋予的自主权,联邦教育部无法直接干涉各州的教育政策。然而,当州政府接受联邦资助时,就必须遵守联邦教育部的某些规定,比如全国性考试、学生成绩评估、教师培训要求等,这也是各州对联邦教育部不满和抵触的原因之一。

教育部为何不管大学

那么,联邦教育部和美国的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大学是否服从教育部的管理?

事实上,美国联邦教育部与大学之间更多是一种资金支持、监管和政策制定的关系,而且不同于基础教育,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直接控制更少。

首先,教育部主要负责向大学提供资金支持(主要是财政补助和学生贷款),这主要采用各种法案与科研经费的方式实现。通常,公立大学能够获得更多州政府资金,但也依赖联邦资助;而对私立大学来说,联邦政府不会直接资助,但许多学生依赖联邦助学金和贷款支付学费。

其次,教育部主要负责政策与法规的制定,并通过监管这些政策与法规的实施来监管大学。比如,《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需遵守联邦法律,否则可能失去联邦资助;《1972年教育修正案》禁止教育机构的性别歧视,大学若有违反,将面临失去联邦政府资助的危险;在学术诚信与质量保障方面,联邦政府要求大学获得认证机构的认可,否则无法获得联邦资助;在学生贷款政策方面,教育部负责监管联邦学生贷款计划,并对学校进行问责。

再次,高校重在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美国大学(尤其是私立大学)极其强调学术自由。因此,联邦政府的干预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如果大学依赖联邦资金,则必须遵守联邦法规,如性别平等、无歧视政策等。

总之,对于美国大学来说,联邦教育部主要提供助学金、贷款、科研经费等资金支持,并不直接管理大学。其中,私立大学的自治权更大。

教育部生死攸关,关键在国会

不难看出,特朗普对美国联邦教育部的批评是明确且目标清晰的。

首先,严厉批评联邦教育部的存在与作用。他认为,教育部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收效甚微,反而导致官僚主义膨胀和教育质量下降。

其次,强调地方控制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他主张将教育决策权下放至各州和地方政府,认为地方当局更了解自身需求,能更有效地管理教育事务。

再次,削减特定教育项目资金,特别是计划削减与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批判性种族理论以及性别认同相关的项目资金,认为这些项目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最后,考虑以行政命令解散教育部。如前所说,特朗普政府正在讨论签署行政命令,逐步削减教育部的职能,将部分职责转移至其他机构,并敦促国会通过立法正式废除教育部。

从目前来看,特朗普要撤销联邦教育部的意志坚定。在我看来,未来联邦教育部的命运凶多吉少,被裁撤的可能性很大。但特朗普的这一决定也面临两方面挑战。一是立法障碍。完全解散教育部需要美国国会通过立法,这需要在参议院获得60票的支持,难度较大。二是民众反对。根据民意调查显示,61%的登记选民反对取消教育部,公众更倾向于保护教育资金。

由此可见,特朗普虽然雄心勃勃要对联邦教育部“开刀问斩”,但究竟能否实现尚不可知,让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科学报》(2025-02-11第3版大学观察)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