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兆昱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26 13:22:16
选择字号:
科学家系统阐释子痫前期胎盘内分泌紊乱的多层次调控机制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雁玲团队系统阐释了子痫前期胎盘类固醇激素失衡的特征及其背后的复杂调控网络,完整勾勒出子痫前期内分泌紊乱的“多层次”致病机制,为该疾病的机制理解与靶向治疗开辟了新视角。相关研究发表于《内分泌学评论》。

母体-胎盘-胎儿单元中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人类胎盘作为妊娠过程中的核心内分泌器官,在维持母体内分泌稳态、调节生理适应及保障胎儿发育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子痫前期是一种复杂的妊娠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安全,其根本病理基础与胎盘发育缺陷密切相关。

研究团队发现子痫前期患者循环中雄激素(如睾酮T0)水平异常升高,而雌激素(如雌二醇E?)显著降低。这一激素失衡不仅能够作为疾病早期预测的生物标志,更体现了胎盘激素合成功能的异常,还是母体多种症状发展的核心驱动因素。过量雄激素可诱发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与子宫血流减少,而雌激素不足则影响滋养层细胞分化与血管生成能力。

研究全面阐述了子痫前期胎盘中类固醇激素合成紊乱背后的复杂网络,勾画了清晰的多层次调控框架。在综合阐释现有研究证据的基础上,研究团队进而指出未来研究的三大方向:探寻雄激素过量产生的始动因素、揭示代谢与内分泌交互机制、开发选择性降低胎盘雄激素且不影响母婴健康的新型疗法。这些探索将为最终改善子痫前期妊娠结局奠定理论基础。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210/endrev/bnaf039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迄今最全面最逼真的虚拟大脑问世
车上喝饮料不洒了?“黑科技”水杯来了 超加工食品正将年轻人推向前驱糖尿病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