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以“计算万物 湘约未来——智算驱动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2025世界计算大会在长沙开幕。大会期间将举办12场主题活动,包括1场高规格的开幕式暨主题报告会、5场聚焦计算核心前沿的专题活动、5场技术赋能行业发展的同期活动和1场创新成果展。
2025世界计算大会现场。王昊昊 摄
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宣布开幕并会见嘉宾代表,湖南省委副书记谢卫江、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钟志红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学军,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作主题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孔志印、李建成、田红旗以及来自美国、俄罗斯、德国、加拿大等国的院士专家线下参会或作视频演讲。
徐晓兰作开幕报告时表示,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最高形态,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又一颠覆性产品,在家政服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应急救援、教育医疗等场景发挥重要作用,拉动新消费、催生新产业、扩大新就业。“十五五”时期将是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她介绍,相关研究测算,到2035年,中国工业制造领域,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能达到1.6万亿元,包括所有核心零部件以及相关产业,在服务领域会达到1.9万亿元。
现场展出的机器人。主办方 供图
在题为《人工智能:过去、现在与未来》开幕报告中,201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托马斯·萨金特指出,人工智能将会用价值与价格,还会用博弈论进行最优选择,用分布式计算提高效率,用不同信号来决定用什么样的计算方式。
如同从电力跨越到电力网,算力网是算力基础设施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作视频开幕报告指出,中国算力网的发展将分三阶段稳步推进,第一阶段实现算力资源可汇聚,第二阶段达成算力任务可调度,第三阶段实现计算任务可协同。这一演进路径将逐步破解算力网建设的自主算力供给、单芯光纤传输容量突破、统一调度标准、安全计算环境构建等四大难关。
世界计算大会是工信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联合打造的世界级行业盛会,自2019年起已成功举办6届。本届大会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长沙市人民政府、湖南大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全球计算联盟承办。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