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由广东医科大学、重庆大学和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公平正义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社会公平正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东湛江召开。广东医科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卢景辉,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公平正义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颜利分别致辞。
开幕式由广东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黄达海主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湖南大学、重庆大学、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兰州大学等全国10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的170多位专家学者、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卢景辉致辞。主办方供图,下同
“公平正义是现代化进程应有的价值主线,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关键要素”。卢景辉指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平正义,是覆盖全体人民福祉的公平正义,是全面、协调、发展的公平正义。他期待专家学者们畅所欲言、各抒高见、交流思想、碰撞智慧,在多元交流中激发思想火花,助推公平正义研究持续深化。
冯颜利强调把作为“公平的正义”与作为“正义的公平”相统一,冀希逐步把“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公平正义研究专业委员会”打造成高端的、真正能够推动公平正义研究的“学术重地”与“人才高地”。
主旨报告环节,来自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国祚,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颜利,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克里福德·科布,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陈志刚,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凤才,中山大学文化强国研究院执行院长林进平,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杜玉华,美国过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威廉·安德鲁·施瓦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薄国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李佃来,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蔡文成作报告。
会议现场。
他们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是确保公平正义的理论”“公平正义:量力与尽力的辩证统一”“走向一种有机正义”“新时代促进公平正义的新观点新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三题:性质、内容与特色”“构建橄榄型分配,推进共同富裕”“整体正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新质的正义”“从中国式现代化到人类文明新形态”“从共同富裕看中国式现代化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西方学者对全过程人民民主误读与污名的评析”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据了解,三个平行分论坛同步进行,分别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公平正义逻辑”“全面深化改革与公平正义实现机制”“数字时代与生态正义”等议题,围绕共同富裕、生态文明、教育公平、人工智能与算法正义等热点问题展开深入交流,提出了诸多具有理论深度与现实关怀的学术观点。与会专家学者纷纷表示,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与公平正义关系的理解,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的实践力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