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娄山中学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团队的师生们,将课堂搬进了上海自然博物馆“中国恐龙大展”的展厅。
本次研学活动以“从语文到科学——多维度解读中国恐龙”为主题,一大亮点是引入了“科学家+教师”联合授课的“双师课堂”新模式。
活动现场,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烁作为“科学家导师”,将最前沿的古生物学知识与化石发现故事娓娓道来;上海市娄山中学的学科教师则作为“教学设计师”,帮助学生将现场观察与课内所学精准衔接。这种“双师”协作模式,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感受科学精神的传承与力量。
此外,本次活动设置了多元化的成果输出环节,学生可当“科学小记者”撰写展品介绍,或者以“时空对话者”身份致信阿西莫夫,也能够以“化石狂想曲”进行文学创作。最终的“跨学科终极挑战”,则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活动中学习的知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绘制有科学依据的“白垩纪中国生态复原图”。
“当课堂延伸到博物馆,当兴趣转化为探索欲,学习便不再是枯燥的背诵,而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发现之旅’。”活动负责人、上海市娄山中学教师王荣表示,相信这些今天在化石前驻足思考的少年,未来将在更广阔的知识宇宙中,书写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发现故事”。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